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问题探讨

宋明泽

宋明泽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南岸区400000)

摘要:股利分配是企业的四大财务活动之一,一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采取何种股利政策、何种股利形式,是企业管理层考虑的重要问题。现金股利理应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股利形式,合理的现金股利分配,不仅能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的热情,而且能使公司的现金流稳定而持续,最终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价值。本文从是否分红、分红金额、分红持续性等方面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中存在的些许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股利政策

1.前言

现金股利政策作为股利政策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投资者而言,现金股利与投资者的利益直接相关,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与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帮助投资者树立投资意识,理性投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现金股利有利于上市公司合理分配资金,为企业降低代理成本,帮助企业传递信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现金股利还可以帮助上市公司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证券市场良性成长。

2.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1不分红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本身不够充裕,再加上资金需求量的加大以及融资渠道的狭窄则更加重了上市公司现金流的紧张程度。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借款、内部利润留存以及股权融资。在发达国家中,融资渠道更多体现在可转债融资、租赁融资和债券融资这些渠道上,但在我国却十分少见。由于内部融资成本较为低廉,大多数公司于是选择内部利润留存的形式进行融资,并成为很多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首选。上市公司因此操控留存收益,对股东现金股利的分配采用少分红甚至不分红的现金股利政策。

2.2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较低

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直接可以影响公司的利润分配,如果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较低,则能够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以及对公司再投资的可靠程度。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对股权意识的欠缺,很多上市公司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大股东实际操控着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并滥用股权;另一方面,我国的证券监管制度比较落后,未能跟上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政府一般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规范,但是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应该是公司自己的选择,完全的行政命令则会导致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扭曲变形。

2.3现金股利分配缺乏连续性

相对于西方发达的证券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内部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旦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企业下达的政策会变得盲目和随意,没有目的性和连续性。很多投资者缺少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力,因此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抱着投资的心态去理性投资,而是抱着投机的心理,一心追求利润,不去关注股利的发放和调控。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也抱着侥幸心理,有意操控盈余资金,采取少分红或不分红的分配政策。由于缺少相关的监管和内控机制,很多上市公司采取了许多不科学的决策,如,粉饰会计报表、公司刚刚上市便无限制的发放现金股利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持续经营的能力都会造成不利的后果。

2.4现金股利分配中存在超能力派现

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因素是影响我国现金股利分配的一大重要原因,且起着重大导向作用,一旦相关政策发生了变化,其市场环境和公司内部机制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2004年12月,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要将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以及资金的再融资直接联系在一起,随后证券市场出现了一股派现热潮,并且持续时间相当长,因此导致了现在的一些上市公司刚刚上市就采用高派现的现金股利政策,而这种政策导致其每股分红和其实际每股现金流量产生了严重差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研究和关注投资者本身的利益,这也是超能力派现现象的直接原因。

3.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建议

3.1提高对股东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视程度

对于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来说,其对现金股利政策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比例很低。随着证券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的日益完善,管理层应及时改变这一意识上的误区,毕竟股利政策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已经得到了更多投资者的重视,管理层应认真分析和研究相关投资者的利益需求,同时结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下的相关指导以及本公司的经营特点制定符合公司内部制度并使公司长期有利发展的现金股利政策。

3.2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较低,这一问题导致企业对股东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也随之较低。企业应加强和重视对资金的管理,保证自身盈利质量,这样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利润,而有了利润才能更好的吸引其他投资者的兴趣去投资。我国现有市场环境下现金股利的指标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越来越重要,企业只有保证较高的盈利水平才能保证自己的现金流量和资金流动越来越好,因此企业应制定长期、稳定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结合自身的特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控制内部监管,切实关注中小企业股东的利益,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保证企业的发展能够长治久安。

3.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结构

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而且还以个人投资为主,以基金投资为主的相关投资者则相对较少。所以从整体来看,我国发放现金股利政策有的时候为了满足个别投资者的利益而缺少稳定性。针对这一重要问题,应培养大量相关机构的投资者,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其次上市公司应提高对董事会的重视程度,对其决策相关程序进行有效监督,避免董事会只拜空架子而无实权。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管理结构,保障中小投资者切身利益。对大小股东的现金股利分配要公开透明化,保证公平公正,建立有关激励机制鼓励生产经营良好的企业去收购即将破产、盈利能力差的企业。

3.4提倡理性投资,扶持机构投资者

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显得盲目,没有目的性,导致有些上市公司在刚刚成立就采取超能力派现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应提倡理性投资,创建债券基金,大力扶持机构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相对理性,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在创新的基础上让机构投资者更多的涌现出来,实现投资多元化。以指数基金的形式为机构投资者建立投资平台。这样,机构投资者就可以考基金团队协作和监督控制基金的实施程序,同时设立国内外合作的外资基金,用公募的形式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实现理性投资,优化我国国内证券市场环境,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力勇,傅胜华.竞争加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股利分配策略[J].上海金融,2012,(11):35-39.

[2]王蕾.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统计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2):46-50.

[3]王若璇.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7):67-68.

[4]盖晶晶.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58-59.

[5]刘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纵横,2012,(11):50-54.

[6]翟琪.深市A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特征分析[J].会计之友,2012,(26):103.

[7]张婷婷.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与对策的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76-177.

作者简介:宋明泽(1994.4—),男,辽宁省辽阳市人,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专硕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