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ICU肺源性ARDS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ICU肺源性ARDS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

曹亮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ICU肺源性ARD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ICU病房收治的72例肺源性ARD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为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合并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ICU肺源性ARDS的临床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ICU;肺源性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内外部因素导致的进行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病症。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低氧血症、呼吸急迫以及意识障碍等。本次研究选择我院ICU收治的肺源性ARDS患者72例,探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价值,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ICU病房收治的72例肺源性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为36例。诊断标准:①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6g/L,或出现全身器官衰竭者;②急性发病者;③氧合指数在200毫米汞柱以上者;④患者左心房压力增高不明显,肺动脉楔压低于18毫米汞柱者。其中观察组有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27至69岁,平均为(46.8±3.5)岁;发病原因为感染性休克16例,重症肺炎20例。对照组有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6至71岁,平均为(47.1±2.4)岁;发病原因为感染性休克18例,重症肺炎18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化痰、解痉等常规药物治疗,均采用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并给予营养与脏器支持治疗,同时对各项常规指标进行监测。根据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具体方法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气管插管或面罩呼吸法进行吸氧治疗,保持气道峰值在40厘米H2O以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五天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具体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进行气道局部麻醉,并选择压力支持通气与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从气管口插入三通开口管,然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主气道中,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后使用灌洗液对支气管及各段侧叶进行灌洗。操作过程中持续通气,并灌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直至视野内的分泌物被彻底冲洗干净为止。灌洗结束后将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并于术后两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等,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分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所示。

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2.3±2.6)天,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6.5±3.7)天,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致不良反应,无支气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脓肿,2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RDS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呼吸系统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ARDS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肺源性与肺外源性两类[2]。其中由于肺部直接损伤诱发的为肺源性,也称作原发性疾病,而由于全身炎症诱发的肺部损伤为肺外源性。对于ICU危重患者,一般需要建立人工气道[3]。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损伤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进而出现大量分泌物,这就需要做好吸痰工作,并有效控制感染[4]。由于采用常规吸痰管吸痰无法将深部痰液吸出,这样肺泡内有大量液体聚集,严重阻碍了肺部的正常气体交换,很难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且若痰液大量聚集很容易导致患者窒息。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ICU肺源性ARDS患者进行治疗,视野清晰,可以很好地对深部病变进行观察,并了解患者支气管的糜烂、出血等情况[5]。于纤维支气管下对支气管进行灌洗,可以彻底清除患者肺泡与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并改善气道阻塞与肺功能,具有重复性且创伤小的优势。本次研究中,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ICU肺源性ARDS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ICU肺源性ARDS的临床治疗中,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阳,潘淘涛,老成暖.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1(02):63-64.

[2]卢晔,崔会芳,舒逸,黄文侨.纤支镜下一次置入2根双腔微导管在治疗肺大咯血中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2,15(02):103-105.

[3]苏瑾,佟万成,蔡绍曦,吴月仙.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内大量羊毛1例报道[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11,12(06):75-77.

[4]陈泽,梁敏志,钟兆棠.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3(19):58-59.

[5]余秋影,甄新现.纤维支气管镜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5(0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