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检查肩关节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MR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检查肩关节临床应用

常晓丹付姣慧姚长丽奚伟桐王帅

常晓丹付姣慧姚长丽奚伟桐王帅(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01)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103-02

【摘要】目的介绍MR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SENSECARDIACCoil1.5T)在肩关节临床应用方法及肩关节MR检查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例常规肩关节MRI检查,20例肩关节间接造影检查使用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860个扫描序列图像进行评价。结果优质图像占82.45﹪(709/860),良好图像序列占10.70﹪(92/860),一般图像占5.12(44/860)﹪,较差图像占1.75﹪(15/860)。结论使用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检查肩关节,可减少扫描时间,获得较佳的肩关节MRI图像。

【关键词】肩关节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Abstract】ObjectiveTopresentationtheclinicalapplicationofSENSECARDIACCoil1.5TandScanningtechniqueonshoulderjoint,evaluatingtheclinicalvalue.MethodsThecaseincluded200patients’imaginescollectingbyrountine1.5TMRand20patients’indirectimaginescollectingby1.5TMRwithSENSECARDIACCoil,allscanningsincluded860sequents.ResultThebestimagingis82.45%,thebetteris10.70%,thegoodis5.12%,theworseis1.75%.ConclusionItcanreducescanningtimeandacquiregoodMRimageswithSENSECARDIACCoil1.5Twhenscanningshoulderjoint.

【Keywords】ShoulderMagneticimagingScantechnique

肩关节疼痛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几年来随着MR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将MRI应用于肩关节检查。该院于2004年购置了1.5TMR,当时没有配置专用的肩关节线圈。随着医院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关节镜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肩关节疾病的治疗,使得医院肩关节MRI检查病人日益增多,原有的检查手段,采用单通道正交柔性线圈(C1、C3)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将SENSECARDIACCoil1.5T(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心脏检查专用线圈)应用于肩关节MRI,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8月200例肩关节MR检查患者,其中左肩121例,右肩79例,男92例,女108例,男女比例1:1.18。年龄14岁~77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20例同时进行了肩关节间接造影检查。

1.2仪器和方法采用PhilipsInteraAchieva1.5TMR超导扫描仪,患者仰卧位,尽量保证患者体位舒适,头先进。采用SENSECARDIACCoil1.5T线圈,将线圈柔性部分包裹于检查侧肩部,用束带固定住,将盂肱关节置于柔性线圈中心,将定位线定在线圈中心线处。扫描参数;轴位T2W-SPAIR/TRA(TR:5305msTE:50ms),斜矢状位T2W-SPAIR/SAG(TR:4766msTE:50ms),双斜位冠状位PDW-SPAIR/COR(TR:5038msTE:30ms)、PDW-aTSE/COR(TR:4500msTE:30ms),层厚3.5mm,无间隔扫描。FOV160mm×160mm,矩阵265×320,激励次数2-4次。扫描序列均需加用相位无卷积伪影技术,并于近胸侧加饱和带。每个患者采集4个序列,三个方位。共800个序列图像。肩关节间接造影检查20例,在常规肩关节扫描的基础上,静脉注入Gd-DTPA0.2ml/kg体重,5分钟后进行肩关节T1W/TRA、T1W/COR、T1W/SAG(TR:450msTE:18ms)扫描,共60个序列。该组回顾病例共860个扫描序列。

轴位扫描范围自肩峰上缘致盂肱关节下。双斜冠状位扫描在横轴位定位,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在矢状位平行于肱骨长轴,扫描范围覆盖盂肱关节。双斜矢状位定位,在横轴位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在冠状位平行于肱骨长轴。

1.3图像评价方法由2名从事磁共振影像诊断5年以上的医生(1名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对860个肩关节MRI图像进行评价,将图像分为4个等级:(1)优质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扫描范围覆盖完整。(2)良好图像图像信噪比角优质图像略低,但解剖结构显示尚清晰。(3)一般图像图像信噪比较低,部分解剖结构显示欠佳。(4)较差图像图像噪声较大,有伪影,解剖细节不能分辨。对图像评价等级不同的序列,有二人协商后做出评价结论。

2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肩关节MRI图像均可较清晰显示肩关节骨性及软组织结构。860个序列中,709个序列为优质图像,占82.45%。92个序列为良好图像,占10.70%,44个序列为一般图像,占5.12%,主要原因线圈中心与肩关节检查中心偏移、定位线偏移、患者体重过重,造成信号不均或信噪比降低及磁敏感伪影。15个序列为较差图像,占1.75%,主要原因为患者急性外伤或仰卧位肩部疼痛剧烈,患者不自主移动,造成图像产生运动伪影,图像质量较差。

3讨论

3.1SENSECARDIACCoil1.5T线圈,是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飞利浦公司将其配置于1.5TMR主要用于心脏检查,该线圈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固定于床面部分,上部分为柔性线圈。柔性线圈部分可以应用于偏心性扫描,使之应用于肩关节扫描成为可能。以往我院用于肩关节检查的表面线圈为单通道正交线圈,扫描时间长,图像信噪比低,整个肩关节扫描近30分钟,也不能得到满意的图像。由于与MR图像信噪比密切相关的是接收线圈,SENSECARDIACCoil1.5T线圈是表面相控阵线圈,表面相控阵线圈是由多个子单元线圈构成,同时有多个采集通道与之匹配,利用相控阵线圈可明显提高MR图像的信噪比,有助于改善薄层扫描、高分辨扫描及低场机(1.5T)的图像质量,利用相控阵线圈与并行采集技术相配合,可进一步提高MRI的信号采集技术[1]。由于明显提高了MRI图像信噪比,减少扫描时间(常规肩关节扫描约需15分钟),因此,我们将其应用于肩关节MRI检查。

3.2检查体位和摆位非常重要

3.2.1保证患者体位舒适骨关节MRI要求图像要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和信噪比,因为1.5TMR检查肩关节时间较长,舒适的体位是保证检查部位稳定性的前提,能有效的减少运动伪影的产生。

3.2.2严格规范摆位采用SENSECARDIACCoil1.5T线圈检查肩关节,摆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检查侧肩关节盂肱关节置于下部线圈水平中心位置,(2)将上部分柔性线圈中心置于检查侧肩关节盂肱关节中心位置,(3)采用束带固定稳定,(4)检查定位线于柔性线圈中心位置。

3.3扫描层面的设计

3.3.1一般肩关节扫描和间接肩关节造影扫描,都要有三个方位的扫描,即横轴位、双斜位冠状位、斜矢状位。由于肩关节解剖结构复杂,肩关节损伤可累及肩关节的诸多解剖结构,因此,根据肩关节解剖结构设计扫描层面,将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的改变,提高对肩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3.3.2双斜位冠状位扫描一般斜冠状位扫描仅在横轴位上定位,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2-3]。双斜位扫描,在横轴位定位,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还要在矢状位定位平行于肱骨干长轴,使冈上肌、冈上肌腱全长以及肱骨长轴同时显示于一副图像上,提供肩关节标准冠状位图像[4]。

3.3.3斜矢状位扫描在横轴位上定位,垂直于冈上肌及冈上肌腱长轴或平行于盂肱关节面,还要在冠状位定位,平行于肱骨干长轴,这样能够保持矢状位扫描各检查患者的解剖层面的一致性。

3.4扫描序列的设置T1W序列中肌腱退变及损伤均为低信号,难以鉴别。T2W能很好的反应水分子信号,但少量水分与周围脂肪难以区分。脂肪抑制序列能明显提高对水分子的敏感性,可很好的区别积液和脂肪信号,可避免肌腱内少量脂肪误诊为撕裂,明显提高了肩袖撕裂的检出能力和对肌腱微小异常信号的检出[5]。因此本组病例在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各选择一个脂肪抑制序列,对肩关节肌腱、肌肉、滑膜损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肩关节MR间接造影检查,静脉注入顺磁性物质(Gd-DTPA)后行肩关节MR成像,为间接MR肩关节造影成像。它会使肩关节结构均匀强化,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对比得到改善,且为无创检查。MR间接肩关节造影在显示肩袖部分撕裂及盂唇损伤较常规MRI检查有明显优势,可提高术前诊断率[6]。

3.5伪影消除肩关节扫描易受呼吸运动和心动影响产生伪影,预饱和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呼吸心动伪影的产生,将饱和带置于肩关节内下方或进行全部外饱和技术应用。相位无卷积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可保证图像无卷摺伪影。

4结论

在1.5TMR检查仪,没有配备专用的肩关节线圈,可在已有的线圈内选择多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用于肩关节检查,对于飞利浦1.5TMR,SENSECARDIACCoil1.5T线圈用于肩关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相同的扫描时间内,基本上能达到与专用线圈相同信噪的比肩关节MRI图像。

肩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因此,科学规范的选择扫描层面、扫描序列,能明显提高MRI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杨正汉,冯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11.

[2]OpshaO,MalikA,BaltazarR,etal.MRIoftherotatorcuffanginternalderangement.EurJRadiol,2008,68(1):36-56.

[3]KassarijanA,BencardinoJT,PalamerWE.MRimagingoftherotatorcoff.RadiolClinNAm,2006,44(4):503-523.

[4]田春燕,郑卓肇.双斜冠状位MRI评价肩袖损伤.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9,25(5):856-858.

[5]张桂祥,胡运胜,赵京龙.MRI不同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价值比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7):1067-1069.

[6]瞿楠,姚伟武,杨世埙等.肩关节损伤的MR影像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3):2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