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1

60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

石俊卿王希

石俊卿王希

(山东黄河医院山东济南250032)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血压动态监测有不同表现特点。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可客观反映血压情况,为优化个体化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有助于早期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4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3~83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将入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所用仪器为德国爱医盟股份公司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护仪MOBIL-O-GRAPS,使用气囊长22~26cm、宽12cm成人标准规格袖带。袖带固定在非优势臂,下缘距肘窝约2~3cm,松紧度以能插入1指为宜。划定6:00~22:00为昼间,监测频率为1次/30min;22:00~6:00为夜间,监测频率为1次/60min。监测日受检者避免剧烈活动,有效监测次数超过总血压记录次数的80%,视为监测有效。

1.3监测指标

收集2组24小时平均值、昼间平均值和夜间平均值等指标,监测24小时血压昼夜节律、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以及晨峰出现频率等特点,以血压昼夜波动曲线杓型改变或非杓型改变为标准,判定动态监测与护理干预的效果。

1.4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①血压监测护理:动态血压监测易造成患者紧张,担心机器佩戴引起身体不适,担心查出病情加重,不良情绪会影响监测效果。因此,护士充分的沟通交流和耐心解释,能够消除顾虑取得合作。嘱患者按日常规律作息避免剧烈活动。②指导合理用药:按时服药,保持血压相对稳定,避免忽高忽低,避免突然停药。遵循血压时间治疗学观点,24小时均衡降压,平稳血压变异性,遏制晨峰或夜间高血压,保护靶器官。③健康教育:主要是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改变生活方式为重点。嘱其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按医嘱服药;指导患者合理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减重、戒烟酒;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主、膳食限盐、多吃水果蔬菜、禁忌油腻食物、避免便秘等。④掌握患者高血压特点,对症施护。特别是晨峰高血压者,加强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能有效防止晨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动态监测特点

分析60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有以下特点。①收缩压升高为主,入选患者多为老年人,人群45岁后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②动态血压变异性大,夜间血压负荷下降,患者在晨峰时段血压变异性骤升,活动和体位改变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增加对心血管的影响,可能是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动态监测血压可以更好地掌握清晨高血压节律特点,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清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③夜间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睡眠期间血压变化。高血压伴有冠心病、糖尿病者,夜间血压有升高表现,应得到临床重视。

2.22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的24小时平均值、夜间平均值、昼间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x-±s,mmHg),(*P<0.05,**P<0.01)。

*

3.讨论

利用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患者血压,了解了高血压患者昼夜变化规律及血压类型,并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各项监测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压监测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可客观反映患者血压情况,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延缓疾病发展,减少靶器官损害,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222-231.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222-228.

[3]常丽萍.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0),2847-2848.

[4]乔晓健.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