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

胡志刚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50)

【摘要】目的:对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衰退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型的心理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治疗后,所有患者躯干的并发症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精神衰退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结论:对于住院期较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精心的、全面型的心理治疗,疗效较为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89-02

在各种疾病和社会因素双重的作用下,大部分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都会逐渐产生孤僻情绪,有着较为冷漠的情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退自身的自主意识,丧失自制能力。如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对我院收治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在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全方面的观察和心理治疗,并分析其的应用情况,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住院的时间均已超过2年,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4.2±2.63)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失去自知能力、情感较为淡漠、感情波动较少、多数患者意志行为脆弱,对个人的事业、家庭和生活等方面没有任何的希望和渴求[2]。

1.2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均采用全方位观察以及对症处理,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性的心理治疗[1]。具体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语言沟通。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习惯独处,且不善于与人沟通,在人际交流方面反应比较冷淡,由于自身疾病和长期独处,导致了个性孤僻,因此医务工作人员应给予患者语言沟通,开导患者。针对性心理治疗干预。首先要对患者的个人意愿、应对能力、临床情况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干预,从而使社会应激、复发情况得到减少,使职业功能、社会功能得到增进[3]。据相关资料表明,针对性心理治疗理想的状态是有着善解人意、富于同情的人际关系。通过综合各方面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疾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行为治疗以及激励疗法是较为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干预对策:家庭干预主要是指让家属尽量的在心理治疗干预中投入,利用家属的支持、指导以及教育等工作使患者获得帮助。家庭干预以促进患者家庭功能提高、家庭负担减少、功能改善、降低复发率等为主要的目标。家庭家属齐心协力以及全面参与对提高患者的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精神分裂症心理教育、疾病的健康宣教、家庭问题解决对策、训练应对能力等是家庭干预常见的对策,能够从根本上使患者应激得以减少和交流得到改善[4]。通常情况下,均是通过行为治疗以及心理教育进行干预,如果患者的情况允许,可以给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环境,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5]。

2.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精心观察和心理治疗后,所有患者躯干的并发症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精神衰退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显著的提升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因此,对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进行精心的观察,并应用合理的心理治疗措施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对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3.讨论

在临床上,对于精神分裂这种疾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通过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得知,精神分裂患者采用精神病药物给于单纯治疗,对于大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显著。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通常情感比较淡漠,且意志力较为薄弱,同时个性也变得懒散,并倾向独处,不愿与人沟通和交流。患者的病情在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下,病情会自动的延伸,并走向衰退。在对患者进行相应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进行全面型、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病情观察,不仅能够使衰退的情况得到缓解,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活乐趣得到有效提高。本次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精心观察和心理治疗后,所有患者躯干的并发症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精神衰退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显著的提升了患者生活的质量。综上所述,对于住院期较长衰退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给予其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全面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更好的确保疗效,最大程度的缓解了患者精神衰退的症状,并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疗效,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蒲晓波,李作为,秦建秀.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表的设计及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3(24):1207-1208.

[2]杭英.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2(02):63-64.

[3]何凤英.长期住院复退军人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1(03):31-32.

[4]尹竹芳,钟丽珊,梁金娇,谢美娟.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3,4(08):72-73.

[5]姚美燕,林玲萍.长期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9(0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