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江苏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高效学习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谈江苏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高效学习方式

薛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谈江苏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高效学习方式

(江苏省苏州市黄埭中学,江苏苏州215143)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82-01

摘要:在江苏新高考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情感交流、探究、多媒体、情景教学、解题指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学科的高效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利用有限的课时提高教学效率以适应新高考形势的目的。

关键词:江苏新高考;和谐关系;学习方式;教学效率

近年来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不断调整,针对高校自主选择选修等级,江苏省的各高中学校纷纷调整教学计划和制定对策,减少选修课课时,但同时要保证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本科的录取率。

现在高中学生的现状是很多学生对选修课不重视、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为完成区教育局和学校的教学指标和任务,高中各个年级的历史教师,都在努力探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采用各种教与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人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得出在新课程和新高考形势下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需在以下几方面认真探究和实践: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密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我们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语言的生动性、思想的深邃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领路人,成为了他们人生方向抉择的灯塔。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决心、认识到自己在历史进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改变了“一言堂”“填鸭式”的不平等教学模式,和学生建立起了在教学和精神方面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二、学习方式之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案的撰写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历史教师可以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课前认真备好探究式教学案,让学生通过文献查找、网上搜索、社会调查等手段解决问题。例如,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可以通过一段材料,教师层层设问:①美国独立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为何要制定《1787年宪法》?并简单介绍。②美国为什么不仿效英、俄等国的君主制,拥立华盛顿为国王?③美国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拥有哪些权力?④三者之间又如何相互制约?(结合克林顿受弹劾事件分析)⑤《1787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积极性和局限性?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通过这些设问和回答,学生了解和掌握了《1787年宪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通过比较也知道了美英政体的区别。问题探究式教学能理清学生混乱的思维,层层设问,拓展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方式之二:多媒体教学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确指出:“要掌握知识,并且得到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具有兴趣”、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是直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手段能够使枯燥的课堂教学生动起来。首先,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与教材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用多媒体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讲述古代手工业部门“瓷器”演变历程时,可以把瓷器的图片从原始瓷器、青瓷、白瓷、青花瓷和彩瓷逐一演示,让学生在了解瓷器发展历程的同时有美的享受。又如,在讲述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可以播放视频,通过邓小平的讲话来了解姓“社”姓“资”的标准问题。讲述战争灾难时可以截用影视作品,甚

至可以播放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相关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多媒体用途广泛,集影、视、听于一题,使课堂教学

生动有趣,气氛活泼轻松。其次多媒体可以运用于巩固性练习。我们学校历史老师研发了一款以历史选择题为主的多媒体软件“智力竞技场”,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小组赛,在全国信息技术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款多媒体软件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觉得厌烦,充满乐趣。

四、学习方式之三: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增强课堂氛围的生动性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情境创设题在历史练习题中占相当比重,情景教学把形象、情感、意境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同身受,情感体验深刻。比如在讲述“梭伦改革”时,可以让四组学生分别扮演奴隶主贵族、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然后提出各自的政治要求,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深刻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以外,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当的内容让学生展开辩论会、演讲会、演小品等方式进行教学。如针对美国独立后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政体而展开辩论会;讲述戊戌变法背景时教师可以组织演讲会;讲授明朝内阁制度时可以通过演小品的方式比较内阁首辅和宰相的异同。这种课堂情境教学法有效的开拓了学生想象和联系的空间,体验历史情景,使枯燥的历史教学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不仅成绩好的学生喜欢,连成绩差的学生也踊跃参与,既活跃了课堂,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五、学习方式之四:记忆方法、解题技巧的指导与提高学生识记解题能力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历史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不断的去记忆历史,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内外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怎样去记忆历史,对于枯燥的时间可以用谐音记忆法,还可以以某一重大事件的时间点为记忆点前后类推;构建每个章节的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在记忆历史原因和影响时要求运用关键词记忆法;相似的历史事物通过比较和总结规律来掌握。其次,在解题方面,我们注重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提供的信息、角度。在审题时,首先看材料的时间,和课文相联系,把握时代特征。再找出材料的关键词和提问的角度,切中要害,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很多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可以用这种简单的审题方法,没有明确时间概念的,可以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来判断材料所体现的是哪一个时代。如“南湖”就和1921年的中共一大相联系、“大练钢铁”和1958年的大跃进相联系等等,只要充分掌握课文基础知识,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做题是非常有用的。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关于如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实践经验,总的来说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中青年教师深入探究学习历史的高效学习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了旧的历史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运用各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学习历史得心应手,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效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只有不断的探索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我们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的向高科技社会转型,和国际接轨,成为未来国际竞争中真正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