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办学思维方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创新办学思维方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王玉平

王玉平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陈小娅副部长说过:“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中,对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对学生,有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老师;对国家,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批好学生”。

不同校长的管理方式与管理风格不一样,表面上看是校长价值取向、管理策略的不同,究其根本是校长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左右着管理方式,所以校长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为主导来管理学校日常工作和推进学校改革,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校长,会带动学校的发展,改变学校的明天。

1要以德为先,做到以德立校

以德立校,首先要做到以德立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因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它不仅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直接影响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德高才能为范。师德水平是衡量教师总体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所以,以德立校必须以德育为首位,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前提,这是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一定要引领广大教师以身作则,严谨治学;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唯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2要加强校本,做到科研兴校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科研兴校,是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一所学校,只有坚持不懈地提升教育科研的品味,才能有深层次的发展;一名教师,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的路子,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进入新的境界。我们的一些教师比较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但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探讨和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科研意识的缺乏,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也不断地被解决,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成长是与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联系在一切的,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作为一名校长,我们要引领教师实现从“应付课堂”到“研究课堂”的转变,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以校本研训为基本方式,通过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等等途径,科研引领,项目推进,形成学研兴师兴教的办学特色,让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德育工作的领头人,成为各门学科的带头人,成为学者化、专家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校办学才能走向内涵式、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3要打造队伍,做到名师强校

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但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名优教师更是学校的品牌和“名片”,是学校最值得骄傲的资本。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优化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处于优势竞争的行列。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哪个学校的工作一蹶不振,教师是责无旁贷的;工作搞得出色,也应归功于教师……教师对于学校,有如太阳对于宇宙。他是推动整个学校机器的力量的源泉。”教师队伍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一定要站在教师的立场做好校长工作。

首先,要引领教师正确的价值取向,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教师的头脑,要以实现自我内在的发展需求引领教师努力的方向。以身垂范,激励他们争当名师,争当教育家。其次,要明白教师成长之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一名校长,一定要以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去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并且去培养一批想做事、敢做事、做好事的教学骨干队伍。再次,要铺就教师发展之路。校长的责任就是,对照教师个体的成长需要,主动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练就硬功夫、真本事。只有给予教师发展的宽松空间,让教师自我发展,才能克服职业倦怠;只有让所有教师得到发展,让更多的教师创造辉煌,才能发展好学校,发展好学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因地制宜,以校本研训为基本方式,对常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甚至每个细节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修。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采取“指路子,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爬梯子”等措施实施“蓝青工程”,让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一名有思想的校长,其责任就是让教师欢心于业,倾心于德,真心于爱,醉心于雅,能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4要科学发展,做到标准建校

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建立一套好标准,善于把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变成管理标准,变成一个操作流程,整个管理有标准可依,有法可依。好校长出思想、出主意,还出标准。只有标准建校,才能提升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一所学校的发展,要在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标准,让所有的工作都要有制度,有预案,有量化,有流程。做到管理目标明确,岗位职责清晰,考核评价合理,协调井然有序,达到“精在事前,细在过程”之功效。通过完善软件管理标准和加强硬件建设标准,走一条标准建校的创新之路,让“标准”成为学校亮色,让“标准建校”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人人遵守的校园文化。

作为一名校长,尤其是一名优秀校长,有了创新的思维方式,就有了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就会让一所学校逐渐走上一条塑师魂、兴科研、铸名师、建品牌、立名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最终才能得到内涵式、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宝湖实验小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