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杜加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解析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杜加川

杜加川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更为关注,地基作为建筑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需要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现代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施工环节的关键启动环节,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提供保障,因此现代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基础构型,提高其施工技术控制,保证整体性结构的牢固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一、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特点

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很多特点,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对于建筑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如有的地方属于多地震地区,受地震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勘测,导致建筑施工艰难,还影响了建筑质量。下面就从四个角度来进行探讨这些施工带来的技术特点。

(一)多发性

有时在地基基础的设计中和施工时会出现倒塌的现象,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要打牢,要在保证建筑材料的前提下,设计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相关方案,防止事故发生。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结论,导致地基基础施工发生事故的原因通常有两点:(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尽量避免;(2)人为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一时的疏忽,也可能发生很多事故,影响了工程的交工时间,还浪费了资源。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要根据以往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设计安排。

(二)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各地域地质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之受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较为频繁,这就导致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增加。

(三)严重性

因为地基基础问题而发生的事故,经济损失往往很惨重,这比在计划中投入的资金要大得太多。所以,这就要求在施工场地的选择和施工的设计上都要严格,一旦发生地基基础结构不牢固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建筑过程中,无论是地质问题还是人员施工问题都要尽可能避免质量问题,把人民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才是最重要的。

(四)困难性

由于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困难性。往往地基事故与建设工程的事故密切相关,主要因素是:(1)地基建筑施工属于地下施工,活动空间受限,施工时操作起来难度大;(2)当地基承担了整体的重量时,必会影响到其原有的结构性能,再加上事故的连锁反应,处理起来也很困难,施工人员要有很高的技术。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一)注浆法的应用

注浆法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最为常用,注浆法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通过混凝土浆体的注入来提高其承载能力。注浆法施工技术的流程为:(1)地基基础的钻孔,在钻孔之前要进行整体路基的勘查,选择合适的钻孔点数量和钻孔位置,钻孔的密度越密其地基处理的效果越好;(2)混合浆液的制备,混合浆液为水泥、砂石、特殊材料的混合,在制备过程中,要控制好原料的配比、混合温度、搅拌速度等,制备高质量的浆液;(3)浆液的注入,注浆过程要详细的记录注浆数据和施工细节,提高施工的科学性,同时控制好注浆的压力,避免压力过低影响注浆效果,也避免注浆压力过高造成局部地基结构的崩裂,从而影响了地基的整体性,再者要监控漏浆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停工处理;(4)注浆结束后的拔管处理,注浆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拔管,避免时间过长造成注浆管凝固在混凝土中的现象发生。

(二)强夯法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应用

强夯法是借助重力挤压的方式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后期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地基土层中具有一定量的游离水和结合水,在强夯法施工之间,应当排除土层中的游离水,并使用吸水性良好的砂石进行地基的填充,提高地基的强度,常用的填充砂石粒径均匀,铺设厚度控制在0.5—2m厚,然后再进行整个地基场地的找平,根据工程规定的基础强度来设定相应的机械设备强夯参数,进行强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标记好关键埋件和设备的位置,避免对设备的强夯造成设备的损坏,同时要保证整个强夯场地的夯击均匀,按照从四周向周围进展的夯击顺序,确保地基均匀受力,提高整体的施工效果。

(三)分段施工法在地基工程中应用

分段施工法的原则是从边缘到中央进行强夯处理,同时按照一边到另一边的施工顺序,分段施工法是通过强夯法进行加固,要按照先深后浅的填充顺序来加固地基,即一次加固深层土、中层土、表层土。夯击时要合理的选择夯锤的类型和夯击参数,保证强夯效果。如果基础内存有较多的积水,要及时进行积水清除,在夯击中不断进行土质和砂石的添加,提高分段施工的工程效果。

三、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一环,因此要严格控制地基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尤其是当前高层建筑的兴起,地基的承载载荷要求更高,下面详细分析施工技术的要点控制:

(一)地基基础的勘查

勘查工程是地基基础施工的前提,地质勘查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勘查建筑地基的类型、分布状况、水文条件等,根据勘查数据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对不良的地基要制定科学的处理策略;(2)确定地基的深埋和误差允许范围,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要结合建筑楼体的上部结构、建筑类型、建筑功能等,通过数据的调查可以分析建筑结构对地基载荷力的要求,从而明确地基深埋和误差范围;(3)合理的布设勘测点,通过对建筑场地的勘查确定测量点的布设位置,保持其布设密度合理。

(二)合理选择地基的基础类型

通过对勘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的地基类型、地质状况,这些可以为地基基础类型的选择提供参考,地基基础承载着基地和上部建筑结构的压力,因此要选择合理的基础持力层,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应当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效益等施工因素。当前在建筑中常用的的基础型式有箱式、壳式、桩筏、独立式、双柱式等多种类型。例如在某建筑工程的地基选型中采用了嵌岩桩的基础类型,这种基础类型需要选定持力层来支撑载荷力,同时借助嵌岩桩基础来分散应力,降低持力层的应力形变,提高了基础的稳固性。混凝土扩展基础也是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地基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同时整体性的结构的抗剪切性能良好,可以承担竖向和横向的应力,同时其施工简便工期短,在地基基础工程中较为常用。

(三)支护的设计与土方开挖

现代建设都使用地基基础支护来加强对地基的保护,支护主要采用水泥砂浆护坡,其设计技术为:(1)消除开挖区的障碍,尤其是要对电缆和排水管进行调整,根据现场的制图设计来确定其开挖路线和坡度,同时做好场地内的排水系统。(2)使用岩石粉碎机来进行岩石的处理,并采用机械设备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地基挖掘的深度,避免深层的挖掘破坏地基土层。

近年来,我国建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快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法的探索和创新,从而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确保施工的质量,有效的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谦.解析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门窗,2014,02

[2]李猛.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

[3]林华伟.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