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及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及治理

罗班灿

永德县水库工程管理局云南永德677699

摘要: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随之到来的是一系列的水域污染问题,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库水域影响治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高蛋白水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就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因此,加大了高密度养殖,而且加大了人工饵料的投放力度,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越来严重。而这些影响主要就是来源于水产养殖业的不当行为导致水库水域环境发生变化,或者是养殖业自身就对生态平衡有不良影响,间接的又造成水库水域环境资源的浪费。虽然养殖业造成的影响,没有工厂废弃物、废气等产生的破坏严重,但是对于水产养殖业自身来说,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必须提高对水产养殖业不良影响的关注度,并采取有力措施来治理水产养殖业对水库水域的影响。

一、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长期以来采用的都是封闭式的基塘养殖模式[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业的养殖模式逐渐走向了特种水产高密度精养的模式,或者是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而随之到来的是,水产养殖所产生的垃圾物的数量以及种类在不断的增多,一些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以及水域内生物的排泄物都会给水库水域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DO(溶解氧)的含量

DO(溶解氧)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水中溶解的分子态氧,是水产养殖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2],而DO(溶解氧)的含量的多少与水体的质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水产养殖的密度不断增加,水产生物所需要的生化氧量和化学氧量就会升高,例如,水产养殖的鱼类物种就需要呼吸大量的DO(溶解氧),而鱼类物种的残饵以及其排泄物的分解也需要大量的DO(溶解氧)。这些情况都会使得水库水域中的DO(溶解氧)的含量降低,造成水体质量下降。

(二)氮和磷的总量增加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氮和磷。而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或者是大容量的水产养殖。例如网箱养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水库水域中的生物排放出大量的氮和磷废弃物,使得水体中含氮总量和含磷总量不断的上升,直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水库水域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三)水质受到污染

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甚至是农药化肥[3],特别是近些年来,水产养殖业为了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开始过度使用、滥用抗生素和化学农药,这些现象都是非常普遍的。如果化学农药使用剂量过多,或者饲料添加剂没有合理的搭配,这些情况都会使得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在水域中,不仅影响水域的环境,还影响水产品的质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四)对水域底质和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就是人工养殖,而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人工饲养技术水平比较低,为了能够减少人力物力,所以,许多水产养殖都存在过量投放饲料的现象,或者是不经过严格的筛选,直接将饲料投放进水中。饲料过量的投放,不仅会增加所养殖生物的排泄物,给水域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一些饲料会漂浮、沉积到水底,成为了微生物活动的温床,使得水底对氧气的消耗量增加,以及水底有机物的增加,最终导致水库水域底层严重的淤积,对水体的交换以及物质的循环造成阻碍。

二、治理水产养殖业的措施

(一)健全水产养殖法律体系

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健全的水产养殖法律体系,使得水产养殖业的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低下,水产养殖业污染严重。在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众多与水产养殖有关的法律中,都对水产养殖的管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我国还是缺少专项的水产养殖法律。所以,我国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管理就一直处于这种管而不严的状态,水产养殖业对水库水域造成影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要想水产养殖业影响水库水域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就必须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中对于水产养殖业管理的经验,对现有的水产养殖管理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制定出专项的水产养殖法律法规,为有效的监管水产养殖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另外,还要完善水产养殖的补助政策和奖惩制度,对于一些采用绿色环保技术的水产养殖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水产养殖企业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提高水产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降低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

(二)提高水产养殖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阻碍的主要问题就是养殖水域环境的恶化、养殖规划不合理等。要想这些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就必须以我国现有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为标准,不断的提高水产养殖的管理水平。具体实现方法就是,首先要对水产养殖注册、鱼药使用以及药残抽检等各方面水产养殖相关事项进行严格的规范。其次,要求水产养殖企业做好水产养殖的记录,而渔业部门则要加大水库水域水产养殖规划工作的力度。

(三)加大科技投入

绿色养殖是解决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影响的可靠途径,所以,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强环保绿色养殖技术的研究,研发出高效的环保饲料、污染低的鱼药以及环保的污染处理技术。其次,还要加大水体修复的投入,利用现代化的生物工程技术对被污染的水环境进行修复,并安排专人管理。另外,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要求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水产养殖,监督其药物的使用情况,从根本上降低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

结束语

水产养殖对水库水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想水产养殖业稳定长久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治疗措施,更多的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正英,康鹏天.试论水产养殖对双泉湖水库水域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甘肃农业,2014,(24):57-58.

[2]杨明伟.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2,32(10):182-183.

[3]钱粉琼,余仕飞.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及预防策略研讨[J].农家致富顾问,2015,(2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