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

朱奇俊

朱奇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稽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061)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376-02

【摘要】目的通过我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干预,评价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工作模式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和自我效能改变情况的效果。方法在社区开展自我管理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在培训前后对随机选取的参加培训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干预后后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居家有血压计、在医生指导下自己管理血压、每周测量血压者的比例率分别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在提高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降低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和促进良好的自我效能方面作用显著。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效果评价自我管理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其他重要器官的病变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面对诸如高血压长期健康问题,自我管理被认为是任何有长期健康问题的患者都可以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自我管理是指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本社区对高血压患者以开展自我管理培训课程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在某社区居住自愿参加培训课程,并且完成全部培训课程内容的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在36~81岁,平均年龄为(53.9±1.7)岁。每个患者均无意识障碍状况,具有正常的理解力,且在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培训课程前后分别对参加培训课程的高压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2课程内容内容

高血压相关基础知识、高血压疾病患者饮食管理标准、体重控制标准、制订锻炼目标与计划、配合医生戒烟禁酒、提高治愈疾病的自信技巧、药物应用、血压监测、寻找与利用社区医疗资源等。

1.2.3调查有效性控制

对参加调查的人员组织统一培训,并对调查前后的问卷进行复查。

1.3数据处理

将研究所得的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各组指标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情况

在本社区开展了9期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培训课程中,全程参加培训的高血压患者共有189人,培训课程前后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100份。

2.2培训前后结果比较

参加培训后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在增加锻炼和科学饮食控制体重方面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培训前,在自我效能改变方面拥有血压计,每周测量血压的患者比例也均高于培训前,其中患者在与社区医生沟通方面也明显改善,能在医生指导下自己管理血压的比例由原来的22%增加到84%。以上数据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效果显著。

表1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课程前后结果比较[n(%)]

注:数据间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比传统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综合防治对慢性病开展综合干预时作用明显且费用低。但因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及专业技能,所以通过健康教育课程培训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导慢性病患者主动对自身管理已势在必行[3]。

通过本社区该项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课程的效果评价证明,参加培训的患者在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患者的自我效能均有效地得到了提高,通过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课程,不仅提高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与技能、降低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和促进良好的自我效能还以较少的培训费用投入获得巨大的社会健康与经济效益[4]。以社区为基础单位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培训课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艺,安芳梅,王立忠,马玉霞.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7):634-635.

[2]郭秀霞,牟宗云.全人群策略对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256-257.

[3]刘宇婷.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4.

[4]凌浩青,陈风华,陈永群等.张江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61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