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滞留妇女的临床分析

/ 2

胎盘滞留妇女的临床分析

周德香

周德香(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163000)

【关键词】胎盘滞留妇产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154-01

胎儿娩出半小时后,胎盘未娩出者为胎盘滞留。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胎盘滞留中有的类型如胎盘植入,已不仅是分娩第三期的并发症,在流产、早产、引产及剖宫产中,在胎儿娩出前、后均可引起出血,实际是自胎盘形成后即可存在的并发症,且出血的发生率在妊娠期高于第三产程。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该病患者,年龄在16~4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4.8岁。第三产程时间延长、出血、子宫收缩及缩复不良、不同的发病时间,发生于孕12周以上的人工流产,引产,小剖宫,剖宫产的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常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可通过B超检查。病理检查确诊。

1.2结果:18例妇女均治疗成功。胎盘滞留易引起出血,手取胎盘成功率高,应着重注视第三禅城。

2救治原则与方法

胎盘滞留的救治原则是尽早使胎盘娩出,结束分娩,制止出血。

2.1正确处理第三产程绝大多数产妇的第三产程于3~5min内结束,若超过10min而出血量逐渐增加时,不能盲目等待至30min后方给予处理,应即采取措施。注意有无膀胱或直肠过度充盈,有无子宫收缩乏力等,并给予相应处理,如导尿,胎儿娩出后轻揉子宫,促进收缩,观察胎盘剥离的征象,用正确手法使胎盘娩出,禁忌在无宫缩时压逼子宫或用力牵拉脐带,必要时肌注或静滴缩宫素等。胎儿娩出后15min胎盘仍不能分离时,可经脐静脉注入温生理盐水200ml,或生理盐水20ml加缩宫素(催产素)10U,促使胎盘剥离。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排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2.2胎盘嵌顿的处理当收缩环不能松弛,手取胎盘困难时,可在全身麻醉下,用手指扩张后轻轻将胎盘取出,或用卵圆钳探入宫腔,挟住胎盘旋转取出[2]。

2.3胎盘粘连与胎盘残留的处理胎盘粘连时,可在输液、输血下行徒手剥取胎盘术。必须注意无菌操作,重新消毒外阴,铺单,换手术衣和手套,以避免感染。以一手置腹壁,推宫底将子宫下压,另一手五指并拢,伸入子宫腔,沿脐带上行摸到胎盘,以掌指背面平贴子宫壁,指尖在胎盘与子宫壁间缝隙内,与宫底手掌配合向两侧摆动分离胎盘,直至超越胎盘周界,将整个胎盘或残留块握于手中,并轻拉脐带,以助取出。若遇子宫壁与胎盘间界面不清,不易分离,疑为胎盘植入时,即应停止操作,改用其他方法处理,切不可勉强剥离或成片取下,防止造成损伤,导致致命性出血。

胎盘娩出或手剥取胎盘后常规检查胎盘,疑有残缺者,如面积小,可在注射宫缩剂后,用钝刮匙搔刮或用卵圆钳夹取,但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子宫肌层,造成子宫穿孔。搔刮或钳取失败,出血不止者,应即放弃,改用切除子宫等其他方法治疗。

2.4植入性胎盘的处理植入性胎盘无论在孕期,术中或产时一经诊断,应立即行子宫切除术。鉴于本病发病突然,出血量多,病情顽固,病因不去则出血不止,且胎膜、胎盘滞留时久必招致严重感染,故多数学者认为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可在较短时间内收效,比较安全,可大大降低或消除产妇病死率。

胎盘植入常与畸形子宫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子宫破裂等同时或先后发病,在处理时应注意全面考虑,避免遗漏。

2.5防治休克与感染胎盘滞留常因内、外大出血引起休克,多次阴道检查或手术,极易导致感染,故在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观察病情,积极治疗休克。出血多时,尽早输血,以利微循环的改善。一切操作均应严格注意无菌技术,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尤应注意抗厌氧菌的治疗,防治感染[3]。

2.6后继治疗胎盘滞留经处理,在产程结束后,常可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及凝血机制障碍等继续引起子宫出血,或出现感染,因而在处理后仍应继续严密观察治疗,不可疏忽。

3讨论

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虽已全部剥离,由于腹肌松弛,腹压不足,或膀胱充盈阻碍胎盘娩出,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出血;胎盘嵌顿在胎盘娩出前,不恰当地使用麦角新碱、缩宫素(催产素)等子宫收缩剂,或过早、过度地揉挤子宫,可引起子宫上段与下段交界处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已剥离或部分剥离的胎盘嵌顿于环中,妨碍子宫收缩而出血。胎盘粘连和残留,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排出,多由于子宫内膜损伤、感染或蜕膜发育不良,形成膜样胎盘、副叶胎盘或胎盘宫角附着等而不易自行剥离。全部粘连者可无出血,部分粘连者由于粘连部分影响子宫收缩,使剥离部分的血窦不能关闭,可引起大出血。植入性胎盘,由于子宫腔损伤或感染,使蜕膜层发育不良或完全缺如,胎盘绒毛即可植入子宫肌层内而形成植入性胎盘。侵入严重者,可穿透肌层、浆膜层,而致子宫穿孔,导致腹腔内出血。部分植入性胎盘,可自未植入的胎盘剥离面发生出血;完全植入者则反而不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有相似的发病原因,故在前置胎盘时发病率高。

参考文献

[1]李继坪,成翼娟,刘葆华.临床护理教学关键环节管理[J].护理研究,2000,14(6):260.

[2]赵清英,张香莲.深化护理教育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质量的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55-56.

[3]葛晓丽,葛静玲.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方法改革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2006,1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