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唐娟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科选出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摸球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7±1.2h,护理满意度92.3%,死亡率3.8%,并发症1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7±1.6h,护理满意度69.2%,死亡率23.1%,并发症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为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颅脑外伤占到全身外伤的15-20%左右,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一般多合并其他部分外伤,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颅脑外伤一般多见于交通事故、工况事故、自然灾害、爆炸跌倒等安全事故,有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挫伤、颅内血肿。为了观察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选出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摸球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6.4±38.2岁;男15例,女11例。对照组26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57.8±37.5岁;男14例,女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优质护理:①伤情评估:入室后第一时间查看患者头部以及周身情况,了解受伤部位、出血、瞳孔光反应和四肢活动状况,检查有无复合伤、神经系统病症以及颅内压升高迹象,进行GCS评分,15min观察一次生命体征,保护受伤部位创面,无菌敷料加压包扎;②吸氧、呼吸道护理:检查呼吸道是否通常,清理口腔与咽喉部位血块和呕吐物,深度昏迷患者抬起下颌,置通气导管,预防舌根后坠和呼吸障碍,自主呼吸困难患者及时行气管插管;③建立静脉通道:留置静脉留置针,妥善固定,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止血和降压药物,尽快备血、剃头、导尿、更衣,术前用药,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科室医生组织联合会诊;④术中配合:保持输液、吸氧与引流通常,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妥善固定体位,麻醉前置胃管,预防呕吐与误吸,气管插管全麻后头圈固定头部,降低颅内压,促进脑部静脉血管回流;⑤术后护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警惕继发性颅内血肿、脑疝,血压下降、脉速减慢提示脑干功能衰竭,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为脑疝形成,并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情况制定康复计划[2]。

1.3观察指标

向全部患者发放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环境介绍、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用药护理、设备管理5个项目,单项20个题目,每题0-5分,护理满意度为5个分项的均分,≥60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nx100%。另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死亡率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例数[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接受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7±1.2h,护理满意度92.3%,死亡率3.8%,并发症1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7±1.6h,护理满意度69.2%,死亡率23.1%,并发症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一般是交通伤、坠落伤和暴力伤害导致,其中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占到总发病率的62.5%。颅脑外伤直接造成颅脑组织损伤,导致大脑长时间缺氧缺血,引起颅内压异常升高,导致脑水肿和颅内血肿,造成脑组织血管压迫,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损伤[4]。

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发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通过清除血肿来降低颅内压。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围手术需要开展必要的护理干预,通过各种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提高抢救有效性,挽救患者生命[5]。

本次研究开展了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优质护理配合,手术室在常规准备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准确排除其他部位致命复合伤,协助麻醉医师麻醉前进行检诊,并进行ASA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安全评估,手术之前观察患者昏迷程度、瞳孔光反射和生命体征情况,持续性监测颅内压,巡回护士也重视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缩短手术准备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取时间。

结语:

综上,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为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颖,郁万杰,付丽莉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269.

[2]汤婷婷,解玲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7,24(1):49-51.

[3]黄燕琴,张佐莲,邹丽等.优质综合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4):537-538.

[4]朱红芬,刘荣华,陈兴梅等.颅内血肿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优势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6):150-152.

[5]李禄培.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23(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