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运输隐患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研究

阚旭符广国李克勇

阚旭符广国李克勇(中煤山西东坡煤矿)

摘要:在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中,机电运输一直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关系到煤矿所有设备与材料的运输,其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本文针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隐患分析措施

0引言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的排查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个事故中居第4位。因此,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研究

1.1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1.2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3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

1.4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从设备的地面维修、井下安装到运行维护都需要加强隐患排查。地面维修没有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标准要求低,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没有全面检查,井下安装基础固定不牢或位置不当都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没有按时全面的进行日常维护,对老化锈蚀的部件没有及时更换,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

2.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3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4建立机电运输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机电运输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机电运输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5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6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及检修制度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妥善保管机电运输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机电运输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3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煤矿上对于机电设备的运用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全面推广,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煤矿机电运输设备遍布矿井的每个角落,机电运输事故也是困扰矿井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本文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的防治事故措施,将会大大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为煤矿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更高效、更科学、更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传波,孙登林.黑龙江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1994~2004)案例分析汇编[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2006.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