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腕带标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 1

患者腕带标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颜幼玲毛蓓邓炜

颜幼玲毛蓓邓炜(湖南省衡阳市解放军第169医院四外科421002)

【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188-02

【关键词】腕带标识护理安全管理

患者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过程。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1]。而神经外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收治急诊、精神异常、无名氏等病人较多,无疑给护理人员查对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保证护理人员及时、准确识别病人,保障医疗安全,我院自2010年以来为病人特制了一种准确识别的腕带标识,我科应用一年多以来,取得满意效果。

1标识腕带的使用

1.1腕带标识材料及规格

我院所选用的腕带由无毒、防过敏的软塑料制成,属于一次性物品,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防水。腕带制作工艺精细,应用过程中不会损伤病人,具有防止脱落的一次性钮扣。腕带规格:分为成人及小儿规格,有粉红、蓝色等颜色。成人长约22CM,带宽约2.5CM,小儿长约16CM,宽约1.8CM。

1.2腕带填写内容及佩戴

病人入院时,由接诊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手腕的粗细选择合适的型号及颜色(如成人用蓝色,小儿用粉红色)同病人及家属讲解佩戴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合作,并填写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等内容,经患者及家属核对后,佩戴于患者健侧手腕上。松紧以可以容纳一小指为宜,防止腕带脱落或勒伤皮肤。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取下。

1.3腕带的应用及管理

科室建立腕带标识制度,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前,必须采用两种以上识别病人的方法,常规核对标识腕带,在病人手术、转科、输血、放射及超声等关键流程中将腕带标识作为识别病人的首要措施。

2腕带标识的应用体会

2.1完善了患者安全保障系统

传统识别病人的方法是查对床头卡、呼叫病人姓名等,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多及床位调换频繁,床头卡难免有更换不及时现象,易给护理人员查对带来不便。部分护理人员易犯经验主义错误。部分危重病人,由于家属身心疲惫,易随身附和而误诊。此外,病人可能存在听力障碍、方言不同、理解能力等因素而出现应答错误等。因此在传统查对制度上增加患者腕带标识的查对,提高了查对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2.2减少了医疗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

腕带标识是病人身份的一种象征,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可靠的查对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病人突发的医疗事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也是医院现代化、正规化医疗管理的发展方向[2]。同时也消除了护理人员因担心识别患者缺乏准确性而产生心理压力,确保了患者安全。

2.3增进了护患沟通

使用了腕带标识后,患者在住院期间无论是在病房接受各项护理操作,还是到其他科室做检查都更加放心。此外,患者手腕上的醒目标识可随时提醒。特别是病情发生变化或在外摔倒时能通过腕带信息及时获得正确处理,并可立即与患者所在科室取得联系,一年来由于护患沟通到位,标识腕带佩戴率达100%,患者安全得到保障,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患关系和谐,全年无护理纠纷发生,病人满意率达98.5%。

总之,病人腕带标识是一项可行的改革措施,随着进一步改进,腕带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会在医院中得到广泛使用,在临床使用腕带标识以来,护士、患者与家属反馈意见认为,腕带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标识。

参考文献

[1]杨卉,黄金.病人身份确认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01期.

[2]杨万里,住院病人管理应把握好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