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航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1

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航标

王慧

王慧(吉化集团北方化工总公司吉林省吉林市132000)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兴起了新的热潮,涌现出了海尔、联想、宝钢等一批拥有独具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的范例。许多企业于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来培育,以其制胜市场。但是,也要看到,好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偏差,有的把企业理念当成企业文化的全部,高喊口号,而忽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有的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优势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或偏离了政治方向;有的把企业文化仅仅理解为华丽的视角识别系统,认为挂牌子、插牌子就是企业文化;有的纯粹是领导文化和老板文化,不被员工所认同等等,使企业文化失去了题中应有之意,也使相当一部分人对企业文化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于我们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启示,她象大海中的航标一样,为企业文化建设指出了一条正确道路。那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才会生命长青,绽放璀璨之花。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中突出“人”的地位,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一切政策的依据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企业文化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灌输熏陶,通过制度文化的激励和约束,不断识别、激励、培养能够通过自我发展的员工,让他们对组织管理的依赖性越来越低,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并成为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的先行者和标杆,使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发展者,成为企业发展的主体,最终成为企业发展成果的享受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指明了努力方向。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无论是提炼企业理念,还是建设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自始自终都要关注员工的感受,把关爱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注重员工能动性的发挥,把员工认同不认同、员工喜欢不喜欢、员工满意不满意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前提和根本,作为检验企业文化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接纳、拥护和支持,企业文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的角度揭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是永恒的。企业文化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海尔董事会主席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海尔17年来做的一件事就是创新。”创新成就了海尔,造就了“海尔文化”。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也在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等也要随之而变,不断适应市场,而不能是“山哟还是那座山”,否则就只能是别人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同样,处于信息时代,各种观念、理论和价值观层出不穷,不断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员工思想动态化明显,而且年轻员工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思想更加多元化。如何让他们成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倡导者、执行者和体现者,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一个极为现实的课题。那么,作为统领我们的精神和灵魂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也要因时因人而变,不断吸收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进行补充和完善;企业愿景(企业目标)也要不断调整更新,使之对处于各种思潮泛滥中的青年人更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给他们以憧憬和力量,激发他们奉献在企业、成才在企业、建功在企业的能动性和勇气,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这样,我们的企业文化才会更有生命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理念。科学发展观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要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也是如此。这是由企业文化的内容所决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物质文化,如我们的企业视角识别系统、厂容厂貌、产品等,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最外层的,是能听得到、看得见的,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涉及制度文化,即我们的各种管理制度等,这是企业文化的内部约束体系,是企业目标实现的组织保证。涉及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为达到总体目标而一贯倡导并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同心圆”。一个企业要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具有其核心和灵魂,即先要树立起精神文化。为了保证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与渗透力,还需建设制度文化。而正是有了精神文化的核心,加之又有制度文化的保证,再有物质文化的显现,那么,这个企业就必然会产生影响力强大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要统筹兼顾,全面建设,不能偏废。同时,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会常青,才会转化为企业制胜市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