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影响

/ 1

心理干预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影响

熊小红吴桂芳

熊小红吴桂芳(湖北省荆门市沙洋人民医院湖北沙洋4482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1-0248-02

高血压常合并抑郁情感障碍,国内资料显示,高血压合并抑郁发生率达43.46%,而以女性为多[1]。该类患者往往心理负担重、血压波动大、药物治疗效果差,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更为突出。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就老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老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经HAMD抑郁量表评分,共入选总分≥20者60例,平均年龄(86.2±5.6)岁,男28例,女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程度、血压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诊断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mmHg)。排除严重心、脑、肾疾病及精神障碍者。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进行心理护理1小时;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再次采用HAMD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变化。

1.2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心理护理

2.1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有助于取得患者的信任,更有利于心理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患者入院时主动热情地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病区要求;及时洞察患者的心里最需要什么、最担心什么,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与患者交谈时使用亲切的语言和语气,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引导患者积极放松心态并配合治疗。

2.2心理上支持鼓励,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该类患者常有孤独感,对自己及周围的事情保持消极的看法,因此,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增加与患者交流的时间,通过介绍治疗成功事例或鼓励患者大胆与同病房友、朋友及亲人倾谈等,尽量让患者说出所担心、所焦虑的事情,鼓励多到室外活动;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

2.3宣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相关医学知识主要内容有:指导患者培养有利于治疗高血压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明确指出高血压可防可治;指导患者按时、正确服用降压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合并症时积极治疗合并症等等。

2.4寻求家庭、社会的支持家属应及时发现并努力改变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而家属情绪表达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感状态。鼓励家属在患者面前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尽量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内心切实感受到家庭的亲情与温暖,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从而引导其将负向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心态。

3结果

3.1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1。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由上表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措施后HAMD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观察组30例中治疗前24h平均血压155/80mmHg,治疗后24h平均血压132/75mmHg,对照组30例中治疗前24h平均血压156/79mmHg,治疗后24h平均血压140/75mmHg,两组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抑郁障碍的重要特征为情感低落、思维认知功能迟缓、言语减少、悲伤、活动能力减弱等。导致抑郁障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患者体质及家庭内外环境等。研究发现,抑郁不仅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抑郁症状与血压升高水平密切相关,而对高血压抑郁障碍进行干预则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2]。本研究表明,对合并抑郁障碍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其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降低。说明心理干预能使该类患者的抑郁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并增加药物的降压效果。抑郁可加重高血压,而高血压也可导致抑郁,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故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以改善抑郁状态,从而有效提高该类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延平,黄若文,李怀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2310-2312.

[2]AdamisD,BallC.Physicalmorbidityinelderlypsychiatricinpatients:prevalenceandpossiblerelationsbetweenthemajormentaldisordersandphysicalillness.IntJGeriatrPsychiatry,2000,15(3):24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