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张德军

张德军(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谷城4417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行清洁、热敷、人工泪液药物等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只行人工泪液治疗,并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6.6%,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70%。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敷睑板腺、人工泪液药物类和口服维生素A等的综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效果很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干眼症综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110-02

随着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glanddysfunction,MGD)发生病例的不断增加,并且MGD和其他类型干眼也在互相影响,从而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疾病也逐步得到眼科医生的重视。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为(41±1.48)岁;所有患者均出现眼异物感,灼烧感,眼红,干涩感,眼痒,畏光,视力波动和视疲劳等。在裂隙灯的显微镜下可见眼睑缘充血、增厚(或钝圆),睑板腺的导管开口出现扩张移位,开口处有淡黄色的泡状物(或牙膏状)、颗粒状物进行堵塞,压迫眼睑,从睑腺口溢出稀黄油样的分泌物,睑结膜出现充血。符合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诊断依据[1]。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行清洁、热敷、无创药物等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只行人工泪液治疗。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检查患者患处的方法: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均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睑缘的形态、睑板腺的开口状态、睑板腺的分泌物性状,同时进行双眼泪膜的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的试验、角膜结膜的等,患者出现主观症状、SchirmerTest及BUT诊断性的试验有2项阳性或者1项强阳性(SchirmerTest<5mm/5min均为强阳性,SchirmerTest<10mm/5min则为阳性,BUT<10秒视为阳性,<5秒则为强阳性),就能诊断为干眼症。

1.2.2治疗方法

研究组治疗方法:患者早晚均进行清洁、热敷眼睑,并对睑缘与睫毛根部的油性分泌物进行擦洗、去除,栓表麻后,挑出睑板腺的导管开口里堵塞性的脂质,以及进行无创药物等综合治疗。先给予人工的泪液滴眼,每日3次;再让其口服维生素A,每日1粒,持续服用2周;最后给予继发感染患者抗生素的滴眼液治疗,症状严重则加滴糖皮质激素眼液。以上治疗持续3个月后停止,治疗期间并观察疗效。治疗组患者只行人工泪液治疗。

1.3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的标准:治愈:所有症状均消失,Schirmer试验结果大于10mm,并且BUT大于10s;好转:症状得到减轻,Schirmer试验的结果比治愈延长2mm以上,BUT比治愈延长了2s以上;无效:症状毫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干眼症综合治疗的结果比较用χ2检验,治疗后体征的改善程度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6.6%,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70%。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治愈率(%)有效率(%)

研究组30207366.690

对照组3015695070

注: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100%。

3.讨论

睑板腺是由德国的医生Meibomus首先发现的,但直直到最近几十年,它才逐渐被人认识到其功能和对睑缘炎和干眼症(或其他的眼表疾病)产生的作用。睑板腺可通过合成与分泌脂质,减少泪液的蒸发,从而促进泪膜的稳定性,并在睡眠时对闭合睑裂的缝隙起到封闭作用。睑板腺的功能障碍(或受损)可致使脂质缺乏,泪膜的稳定性逐渐下降,泪液蒸发增加等眼科疾病。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ainglanddysfunction,MGD)是导致蒸发过强性的干眼,诉因此在干眼症诊治中,睑板腺功能的评价足以得到临床的眼科医生重视[2]。

睑板腺功能障碍和睑板腺的分泌物的性质异常,均与脂质缺乏性的干眼症有着密切的关系。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将导致泪膜的脂质层出现缺乏,使双眼泪膜的破裂时间(BUT)缩短,泪液蒸发率出现明显增加,同时引起泪液渗透压出现增加,造成眼表的损害。从睑腺口溢出的异常分泌物内,又以牙膏状的分泌物影响眼表面的稳定性最严重,其泪膜内游离的脂肪酸出现增高,该成分有上皮毒性、刺激性,直接影响泪膜的稳定相,并导致泪膜的崩解,腺管阻塞等。除此之外,异常的睑板腺中分泌的物质中胆固醇脂的含量一定会明显增高,以上的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泪膜出现不稳定现象,最终形成干眼疾病[3]。

临床上进行热敷睑板腺、人工泪液药物类和口服维生素A等的综合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用药方式,特别是针对泪液的分泌不足类干眼症,人工泪液能增加泪液的总量,并减轻角膜与结膜干燥表面间摩擦,有润滑的作用,增加眼部的舒适性。但是仅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不能让患者得到完全的治疗,还需辅以其他治疗。维生素A对外胚的叶组织有巨大的影响,使其的上皮增生、角化、变形。缺乏维生素A会让黏膜的上皮损害,杯状细胞出现减少,致使角结膜出现干燥。睑板腺功能障碍会导致蒸发过强型的干眼症,热敷睑板膜能让睑板腺管疏通,增加睑脂的分泌,并对睑板腺功能进行改善。

本研究表明,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患者采用热敷睑板腺、人工泪液药物类和口服维生素A等的综合治疗,效果十分明显,治愈率为66.6%,有效率高达90%;而只采用人工泪液的药物治疗的患者,效果没有综合治疗好,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70%。因此,建议临床上采用热敷睑板腺、人工泪液药物类和口服维生素A等综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提高有效率。

综上所述,导致干眼症的因素很复杂,随着临床上对干眼症的病因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干眼症的治疗实践发展,得出热敷睑板腺、人工泪液药物类和口服维生素A等的综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效果很好,治愈率高,因此,在临床上会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梅,陈家祺,刘祖国等.干眼患者115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5,59(1):5-9.

[2]闫海艳,孙伟,李娜.综合治疗不同类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对比[J].眼科新进展,2012,32(5):486.

[3]阎峻.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