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麦芳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智能化,他们的目光被电子产品所吸引,教师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生,却发现想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且现阶段绝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对千篇一律的语文知识不感兴趣,因此中职语文课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但是学生的反应平平淡淡、昏昏欲睡。本文从现阶段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应用

前言: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必须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而微课就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中职语文教育应运而生的。这种结合了互联网科技和多媒体技术的新型教学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扩充教学资源。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语文教育不够重视

中职学校在设计之初是为了让学生与就业岗位直接对口,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技术能力,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怎么重视学生对基础文化学科的学习。正是因为学校对语文教育不重视,而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就会给教师一种错觉,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并不重要。学校与教师的态度,则更会让学生认为学校都没有硬性要求,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能偷懒就偷懒,结果就给中职语文课的教学带来消极影响。

(二)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中职学校在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也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依旧是换汤不换药。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将教案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将文字,图像,音频都融合在一起,但是实际上教师并未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中跳出来,只是在原来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只有将课堂的主体性还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生对语文知识缺乏兴趣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而对于基础文化的学习全部都蕴含在语文课本中。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现阶段,互联网发展迅速,手机变成了学生最亲密的电子伙伴,打开互联网就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互联网爆炸式的信息中总有学生感兴趣的,所以学生畅游在互联网虚拟的世界中的时候,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收回来,去认真听语文课。

除此之外,学生初中毕业之所以选择来中职学校学校,就是因为文化成绩薄弱。所以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比较低,学习习惯也比较差,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二、微课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所谓微课,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出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一节微课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教师可以迎合学生感兴趣的点,并且制作适合学生的微课,这样一来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学校领导重视中职语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不仅仅要考察组学生的专业技术,还要考虑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企业的需求,提高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只有提高学校领导对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视,才能让教师中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微课的应用建议

(1)课前预习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学习习惯比较差,所以缺乏课前预习的意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上语文课之前可以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文学常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长期训练,可以让学生形成课前微课预习的习惯。

比如教师在讲授《静女》时候,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场景描写还原男女约会场景,为文章补充一下故事情节。可以将现阶段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的经典约会语句,设计成男女人物之间的对话,学生在课前观看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学生不会因为观看微课视频,而产生课前预习的烦躁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课文知识。

(2)重难点学习

语文教科书上有很多重点,难点内容。学生花四十分钟,不一定能够消化这些重难点,此外,课文的重难点也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点。所以教师需要重新整个教材,将课文的重点,难点的内容,做成迎合学生兴趣的微课,上传到学习网上去,学生可以随时点击视频学习,因为一来,既可以给学生留下自我学习消化重难点的学习空间,又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到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不至于本末倒置,这种对于重难点的学习的微课,也为学生最终的期末测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

比如在学习小说人物形象赏析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本学期的语文教材,选择祥林嫂,林黛玉,少年闰土的这几个小说人物形象,搭配上小说中的精彩语段,以及动画制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阅读精彩语段,通过情节去赏析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自己心理描写去赏析人物。通过动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的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3)课后扩展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词语,语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便于学生为就业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不仅可以制作微课巩固学生的现有知识,还可以通过制作微课拓展学生的视野。

比如在学习《方舟子传》之后,可以布置一篇课后人物传记文章,让学生分析传记中的人物性格,以及读完文章有什么感想。教室通过布置这样的扩展阅读,并且将学生的分析结果,制作成微课,可以在课上讲,也可以上传到学习网上去,让全班共享。

三、总结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与时下的流行,将这些元素融合到微课中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相信通过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中职语文更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晏庆丰.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52-153.

[2]李存宝.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6(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