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学生以恰当的课堂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如何给学生以恰当的课堂评价

王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奖励的手段形式多样,课堂之上鼓掌之声、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然而,热闹的背后不得不思考。因为,事实上,美好的愿望常常事与愿违,表扬的滥用和泛化使看到的结果和预期大相径庭。频繁的表扬和奖励常常使学生的兴趣发生偏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常常异化为对老师表扬的虚荣追求和即得的物质利益。过分地赏识,弊端有三:

(1)会使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2)不利于抗挫折能力的形成。

抗挫折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走向成功的必备要件。对学生一味地肯定、表扬、赏识,会使他们心理逐渐膨胀,妄自尊大,听不得批评意见,形成惟我独尊、任性、骄气、偏激、霸道等不良性格,难以经得起人生道路的坎坷与曲折。

(3)教育就应该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只有赏识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当和批评相辅相成,灵活运用,做到宽严相济,相得益彰,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教师的评价要源自一个“爱”字

不管是称赞,还是批评,只要源自一个“爱”字,都能化成学生成长的动力。爱心加称赞,会给学生以信心、力量;爱心加批评,会给学生以反思、鞭策。相反,缺乏爱心的赞扬,是苍白的,是虚伪的,会让人觉得多余;缺乏爱心的批评更是生硬的,无效的,会令人反感。恰当的、科学的课堂评价是建立在爱心的基础之上的语言的艺术。

1.注重情感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实有“很有自己的见解”、“鲁迅是大文豪,你是小文豪”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注意内容翔实。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乏力。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具体做法:(l)与同学对比。如:“你的想法最有独创性”、“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等。(2)与教师对比。如:“你读得比老师还好。”(3)与自身对比。如:“我真的不认得这是你的字,进步太大了。”

3.讲究语言机智。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伟人细胞》一课,当说到贾里特点时,我们班的班长说的很有见地,教师马上接口道:“你的身上也有伟人细胞,你看你的班干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

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4.重视归因心理。

心理学研究中把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内在倾向等非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意向归因”,如学习成绩好则归因于自己努力、肯下功夫,成绩不好则归因于自己粗心大意、马虎懒散,于是吸取教训迎头赶上。与之相对的叫“情境归因”,即把个人行为原因归之于情境或环境因素的过程。有此倾向的学生往往怨天忧人,寻找种种外界的理由推诿责任,或在取得成绩时,也归因于“运气好”或“聪明”,一旦受挫马上又垂头丧气。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归因心理。首先,不要一味赞赏学生的智能,如“你真聪明”、“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等等,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便觉得自己很笨,而丧失自信。其次,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如“你肯动脑筋”、“你读书真仔细”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这有利于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新课标提出了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的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进程中,我们主要是采取三方面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评价中去。

1.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我们要求教师多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给予表扬,由此建立起他们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我们多采用小组竞赛、对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机会。

(1)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师生问答的环节里,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努力改变这种状态,要求教师每节课至少给予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

(2)教师要学会“倾听”。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些“奇谈怪论”,以自己的标准答案来作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在动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堂上有了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时间,可学生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少“讲”多“听。教师只有学会倾听学生的评价意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3.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划分,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对组评价、全班评价、师生评价等几种评价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建议性评价的方法上划分,评价又可以分为以下的内容:多项评价、比较评价、补充评价等。

我们除了教会学生掌握以上课堂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外,还通过自己的实践,大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科特色结合起来,创造出多种新的评价方式。

如果语文课有了学生的恰如其分的评价,相信我们的语文课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