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精益管理与提升实践王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配电网规划精益管理与提升实践王琢

王琢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54400)

摘要:根据目标网架,结合乡镇规划、解决存量问题,构思出构建目标网架所需的项目并形成项目库。根据负荷发展、经济指标、安全隐患、运维需要来确定项目的轻重缓急等情况,切实保证在目标网架构建过程中有效地兼顾存量问题的解决,使农村配电网更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把配电网规划纳入县城和乡镇规划中,使项目库项目全面符合当地规划,使农村电网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精益管理;分析

引言:精益管理,就是按照“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要求,全方位开展对标管理,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安排经营要素投入,消除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一切损耗浪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精益管理已被纳入《南网总纲》成为全网的经营理念。配电网规划建设已经是县局主要的投资项目和工作方向,践行《南网总纲》必须将精益管理深植于配电网规划建设中。

1.配电网规划实践精益管理的必要性

2015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央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为做好“十三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明确技术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广东电网公司提出为实现“把广东电网建设成为结构优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大电网。为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确定具体的标准,实现目标具体化。中、低压配电网主要开展近期规划,重点为中、低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解决及网架规划建立各年度建设与改造规划项目库,估算规划期内规划建设投资规模,提出上级电网建设需求。较好实现目标网架建设、存量问题解决的可视化,确保配电网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阶段目标实现,就必须用精益管理来保障。精益管理,首先是一种态度问题。实践精益管理,就是一种自我加压,是更高标准的日常工作的具体实践,是构建一张符合实际、经受检验的目标网架的基础。其次是一种能力问题,只有通过精益管理,具备运用科学技术能力,才能使网、省公司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落到实处。精益管理有利于规范配电网运行维护,切实推动优化配电网运营管理模式工作的落实,推动公司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好电网规划工作的龙头作用,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2.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变电资源未能合理利用

变电站问隔作为电网战略资源,随着配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变电站10千伏问隔资源已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而实际工作中电网资源(问隔、环网柜、开闭所)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审批把关不严、接入随机等问题。往往会造成变电站容量充裕的前提条件下,出现用户专线占用变电站问隔比例高且负荷率低,用户线路与变电站10千伏出线问隔的双重浪费。

2.2项目评审机制有待加强

配电网项目评审是配电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重要依据,对项目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配电网项目可研初设报告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可研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业部门进行会审,由于无相关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参评人员安排随机,存在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疲于应付,导致可研初设评审把关不严,质量不高,给电网建设和日后运维留下隐患和顽疾。

3.精益管理科学运用于配电网规划建设

以高质量的“一镇一册”、“一村一方案”来造就高质量的“‘十三五’配电网规划”,落实精益管理的理念。为提升工作质量,网省公司要求从“一镇一册”、“一村一方案”细化规划工作,提升县局的中长期电网规划质量。把电网规划细化到镇、村,使项目更加贴合整体布局的同时,更好地兼顾存量问题的解决,把电压质量、综合线损、环境保护融合考虑,更加科学合理地编排改造计划,更加凸显项目实施后成效,循序渐近地靠近目标。使规划无死角,解决专业规划统筹不足、基建配网与大修、技改项目重复投资的问题,使各方投资都服从和服务于目标网架的建设。“一镇一册”、“一村一方案”就是配电网规划精益管理的产物,落实好这一工作就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实践。缩小规划范围,首先降低了规划编制、审核的难度,使各项指标校验、目标网架建设、存量问题解决一目了然,解决了以往以县为单位编制配电网规划带来的编审困难的问题,是规划战线实践精益管理而探索出更符合实际运用的“化整为零”的具体做法。

其次,能够有效地优化目标网架的建设步伐,使投资产生最大效益,更加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使项目选取等决策简单化。以镇村为单位,更好地透视该片区的电网现状,方便构建一系列的规划思路,实现目标网架和镇村供电现状可视化,方便指导、审核、参与。明晰职责,让更高标准的日常工作成为具体的追求。通过明确职责,才能有效激发负责任的态度,使审核规划方案发现问题的责任单位一目了然。找出制约报告质量提升的根源,才能自觉地统一到对更高标准的日常工作的追求上来,使导则的精神准确无误地体现在规划成果上。精益管理要求规划岗位人员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导则本地化后落到实处,才能集合各方思维,绘制出符合发展趋势的配电网目标网架。

2016年9月9日,网省公司计划部印发了《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全面剖析了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实践精益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思考。以精益管理准确运用规划技术导则。揭开电网规划的神秘面纱,使县局配电网规划工作得到更多人关注,因而更好地参与进来。一是根据导则本地化运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基础运行数据及设备现状来确定中长期规划的目标网架。二是根据目标网架的构建、新技术的运用及存量问题的解决、可行性评估来组建项目库。三是根据年度投资和运行要求、结合当地负荷发展特点,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和年度项目进行工作安排。最后,周期性地校核目标网架科学性、项目的合理和全面性、阶段目标实现情况等来检验配电网规划的科学、合理性。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本地化是实现县域电网统一性的根本。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目标已经由以前的“用上电”,转变为“用好电”,已经成为践行企业使命的根本所在。把导则本地化作为县城、镇村目标网架的具体要求,实现各种思路的有效集合并最优化,使审核、编制简单明了。

总结:当下,政府、企业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村配电网规划工作,希望在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中真正打造出一个“结构优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节能环保”的县域农村配电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运用精益管理和实践精益管理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沈佳静.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197.

[2]侯佳,吴志力,崔凯.基于双Q的新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J/OL].广东电力,2019(04):17-25[2019-04-28].

[3]沈依婷,武鹏,张菁,牛启帆,金亦舟.模糊不确定性负荷下的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法[J/OL].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7[2019-04-28].

[4]潘霄,沈方,张明理,南哲,马少华,颜宁.基于需求相关性分组预测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法[J].可再生能源,2019,37(04):58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