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导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物理教学中的导学

李红霞

河南省虞城县贾寨一中李红霞

成功的导学,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它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对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新课标又推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教学理念。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要注重从小实验、生活小实例等入手,设计成功的课堂导学,从而让学生对物理课堂充满浓厚的兴趣,充满获取知识的渴望。

例如,我在讲“光的色散”知识时,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彩笔和白纸来绘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学生一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可是一落笔就出现了问题:七色彩虹到底是红色最靠上呢,还是紫色最靠上呢?学生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这时,我趁机拿出一个玻璃三棱镜放在阳光下,在教室的墙壁上出现了一道彩色光带,学生一下子鸦雀无声,用惊喜的目光盯着彩色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最顶端是红光,最低端是紫光,红光偏折得最少,紫光偏折得最多。学生纷纷动笔正确地绘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之后我告诉学生,彩虹是雨后天晴太阳光经过小水珠折射形成的,所以太阳光为复色光,它由七色光组成,它们经过小水珠、三棱镜等透明物质都会发生偏折。由于“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所以它们经过小水珠、三棱镜等折射的程度不同,红光偏折得最少,紫光偏折得最多,于是就形成了七色彩虹。七色彩虹和刚才的彩色光带的成因相同,都属于“光的色散”。学生个个心领神会,纷纷点头。这样使学生不仅明白了彩虹形成的原因、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形成的复色光,还掌握了“光的色散”知识。

再如,在讲“蒸发吸热”这一物理现象时,我准备了两只同样的温度计。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它们的温度值是相同的,都等于当时的气温;然后将其中一只温度计的液体泡处裹上湿巾,再让学生观察两温度计的示数,学生惊奇的发现,裹有湿巾的温度计的示数在慢慢下降,而另一只温度计的示数则没有改变,仍然指示当时的气温;同时湿巾里的水分减少了,可见是蒸发掉了。这样就巧妙地得出了“蒸发吸热”的结论。然后再打开风扇,学生还发现,周围凉爽了,裹有湿巾的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更快,而另一只温度计的示数仍然不改变,学生更为惊奇,我趁机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讨论,最后得出:气流快慢影响液体的蒸发快慢知识。

巧妙利用导学不但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且记忆牢固。当然,物理的导学方法很多,关键是要精心设计,导学得当,才能让学生喜爱你的课堂。

可见,“导”和“学”都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引导”和“指导”上,“引导”得当可以顺利带领学生及早地投入到学习意境中去,“指导”得法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所暴漏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