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尝试

李其辉

贵州贵定县第三中学李其辉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促进者。如何通过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班级各项工作逢勃开展,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从严治班,形成良好班风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所以从严治班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个性心理的发展与集体心理的发展不可分割并相互影响。良好的班风不仅会无形地增加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个同学产生归属感、荣誉感,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使班集体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对集体成员起到良好的教育、规范作用,使集体有正确的舆论、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气氛,促证班级的规章制度和一切活动落到实处。

1.狠抓养成教育

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严格落实量化考核,并与学期末各项表彰挂钩,来规范同学们自身行为;利用创优评比,开展“我为班级添光彩”活动,增强集体观念。

2.充分利用班会

集中开展是非观念、荣辱观念和热点问题讨论,以期在班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3.恰当运用批评和表扬等激励手段

对学生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大张旗鼓进行表扬,树立榜样;对各种违纪现象,在注意做好转化教育的同时,坚决照章处理。在班级管理中讲正气,树威信,使同学们更加自尊、自信、自律、自强。

4.注意利用运动会、越野赛、礼仪比赛、歌咏比赛等大型集体活动

运用参与激励、竞争激励、表现激励和成功激励等教育方式,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协作精神、自信心、成就感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培养有创新意识强的班干队伍

班干就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主任如果不能培养使用好班干,就会琐事缠身,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而且,在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应实现由“保姆”型向“导师”型的转变,由“前台”逐渐转到“后台”,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以带动提高全班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行全员管理,实现共同进步。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在松弛、宽容、令人愉快的环境下,才会有创新;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中所形成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凝聚组织的同心力,而且有利于保持人的心理平衡,提高心理健康。

目前在校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学生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集体参与意识、协作精神较差,不善于交往沟通,同学间往往易产生矛盾,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另外,班主任相对于其他任课老师来说,和学生接触最多,学生们特别在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要形成一个和谐、可爱的班级气氛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体现班级特色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集体的共同愿望和共同目标,是班级的灵魂,也是班级中无形的法律。一个好的班级文化,不但能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给同学们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而且能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长期积淀的结果,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所以从新生一入学,就应开展此项工作,从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和个人文化等方面入手,及早动员,统一思想,分年级分层次精心策划,突出主题,扎扎实实,大力开展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塑造班级形象,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健康向上、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群体。

五、提高学生情感素质

有研究认为,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情商。班主任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情商,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情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所以我们应从新生一入学的新生军训、入学教育就开始情商教育。可利用班会作集中正面理论解释,使同学们明白智力和创造力不是一回事,认识性格培养的重要性;可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等文章或阅读名人传记奋斗史,获得成功的启示;也可开展挫折教育,组织心理健康讲座;要经常深入学生实际,

倾听同学们心声,及时了解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要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用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要培养学生宽容的心境和合作的精神,使他们铭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