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及意义

/ 2

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及意义

杨立清徐隽刘立(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

前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5亿,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HBV引起的疾病,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目前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流行较为广泛。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肝细胞内辅助性T细胞(helpTcell,Th)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以及细胞因子的应用性治疗研究已经成为热点。Th细胞是分泌产生细胞因子(cytokines)的主要细胞之一,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近年来研究发现,Th1和Th2平衡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必需的。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失衡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因此研究HBV感染时Th1和Th2状态对认识乙型肝炎发病、发展、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鹤岗市第一人民医院、鹤岗市传染病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38.5±8.2岁。其中慢性乙型轻型肝炎患者1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4例。正常对照15例,为体检中心正常体检,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0.7±7.8岁。

1.2主要试剂和仪器

CO2恒温培养箱,低温冰柜,IL-10ELISA检测试剂盒,IFN-rELISA试剂盒,生化分析仪,淋巴细胞分离液。

1.3实验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10ml,置于肝素抗凝的无菌试管中。提取PBMC。PBMC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个/ml接种于24孔板,置37℃、5%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培养完毕后,将培养液离心,收集上清液进行细胞因子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0及IFN-γ。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结果

2.1慢性肝炎轻度、重度与正常对照组IFN-r、IL-10的水平:三组IFN-r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而三组间IL-10的水平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各组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r与IL-10的水平(-x±s,pg/ml)

组别nIFN-rIL-10

慢性肝炎轻度16397.2±18.26**50.79±6.48*

慢性肝炎重度14287.82±30.46**97.33±11.60*

正常对照15458.5±11.30**43.22±4.70*

注(三组间*P<0.05,**P<0.01)

2.2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r及IL-10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FN-r水平与血清ALT水平成负关(r=-0.925,P<0.05),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血清ALT水平成正相关(r=0.818,P<0.05),可见PBMC上清中IFN-r水平及显示血清IL-10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有关,即IFN-r水平越低,肝细胞破坏越严重,而血清IL-10水平越高,肝细胞破坏越严重。(见表2)

表2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r及IL-10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

组别ALTIFN-rIL-10

慢性肝炎轻度76.17±9.46397.2±18.2650.79±6.48

慢性肝炎重度102.77±14.27287.82±30.4697.33±11.60

正常对照19.6±4.37458.5±11.3043.22±4.70

3讨论

近年来关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细胞分化的研究屡有报道[50],但是在不同型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其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否存在差异,此类报道还较少。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型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Th细胞因子水平情况,不仅可说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状态,并且可更深一步研究不同型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Th细胞是否存在差异,以解释临床现象,指导、协助临床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组Th1细胞因子IFN-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及促使Th0细胞向TH1转化的方向降低,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炎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IFN-r水平均明显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组明显低于轻型乙肝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有显著差异,提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Th细胞分化的不平衡。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而IL-10的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炎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BMC产生IL-10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肝炎重度组、轻度组、正常对照组,这提示IL-10水平在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炎患者PBMC内表达增高,且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另外还发现IL-10水平与IFN-r呈负相关。机体内细胞因子是通过细胞因子组成的网络来作用于病原体,同时也相互作用。持续过度活化的Th1细胞功能受抑制,Th2细胞型因子占优势,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得到增强,这与Th1/Th2平衡一致。

对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r及IL-10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FN-r水平与血清ALT水平成负相关(r=-0.925),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血清ALT水平成正相关(r=0.818),可见PBMC上清中IFN-r水平及显示血清IL-10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有显著相关性,即IFN-r水平越低,肝细胞破坏越严重,而IL-10水平越高,肝细胞破坏越严重。

综上所述,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关系十分密切,这些结果提示慢性乙肝患者PBMC产生Th1/Th2细胞因子的能力,对临床了解机体免疫应答状况、抗病毒能力的强弱、肝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程度及判断感染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为临床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果能人为的选择性的诱导或调控T细胞亚群的免疫反应,平衡Th1/Th2反应的动态,则有可能利于慢性乙型肝炎为的转归。

参考文献

[1]刘源,李军.树突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2):79-81.

[2]魏珉.激发性肾小球疾病诊疗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8(1):1—2.

[3]WANGFSXINGLH,LIUMX,etalDysfunctionofperipheralblooddentriccellsfrom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virusinfection[J].WorldJGastroenterol2001,740:537-541.

[4]李玲,顾长海.Th1/Th2细胞平衡与病毒性肝炎[J].免疫学杂志,2001,17(3):235-238.

[5]王萍,张英剑,张红珍.白细胞介素-18对肝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22(4):306-308.

[6]吴厚生,秦慧莲.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与特异性细胞免疫.陈慰蜂.医学免疫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