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图书馆如何为临床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医院图书馆如何为临床服务

宋志

宋志(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图书馆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451-02

【摘要】介绍了医院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提高医院图书馆为临床服务的质量及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医院图书馆的现状

一是全院医务人员多,图书馆藏书量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二是被动服务,等客上门。图书馆员仅注重对“知识宝库”的保护,而对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1]。现在需要打破传统的“等待读者上门、接受服务、有求必应”的被动式服务理念,更新为“变被动为主动式服务、改索取服务为奉献服务”的服务理念。

2医院图书馆开展临床服务的重要性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就是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必要因素,没有读者图书馆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图书馆作为服务部门,肩负着为读者直接服务的重任,因此要改进它的服务理念,才能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的需要。

医院图书馆作为面向医护人员服务的机构,要以医护人员的需求为核心,强化专业特色馆藏,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等提供服务。对医院图书馆而言,新版本的医学图书都应该称为新书,对医疗教学研究有益的资料都应该视为新资料,进行收藏。除此之外,也要对旧书刊文献、旧研究资料进行相应的分类、编目和保存,以方便读者利用。

3提高医院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对策

3.1图书管理方面是图书分类入库和分类上架。图书馆有大量的图书资料,不能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分类进行保存,否则就很难管理,更谈不上有效地提供给读者。

3.2用计算机操作代替手工操作。以前读者在查找和借还图书时都是利用手工填写卡片,这样既浪费了读者的宝贵时间又难免写错。现在用计算机操作,也就是把每本书的一些基本信息输入计算机,再编辑成条形码填在每本书上,读者在借还图书时只要通过扫描图书条形码就可以帮助读者完成此任务,这样既方便了读者又降低了借还图书的出错率,更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3.3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水平,节省了病人费用。电子阅览室的教育功能极大利用了Internet可现便捷的全球通讯,使医务人员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对某些疑难杂病可将病人的病例和诊断图片通过因特网发往全球。各地专家通过E-mail或Usenet等方式互相探讨诊断方案,从而实现远程会诊。由于Internet上建有医学科研课题数据库,即时下载网上有关信息,可避免造成科研课题重复。同时通过因特网与世界各地医务工作者参加Newsgroup专题讨论组,对某一感兴趣专题进行讨论,相互学习交流。通过因特网访问获取临床试验室资料可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

3.4改善环境。读书环境是指馆舍建筑的设计、布局、使用功能以及环境布置等方面,读书环境是衡量图书馆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其优劣情况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高低,是做好优质服务的物质基础。图书馆所提供的读书环境只有以满足读者的意愿、关注读者心理和生理需求、适应弱势群体需要、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等作为出发点,才能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让读者走进图书馆感到舒适、优雅、休闲、宁静。

4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的素质

在服务中,图书馆员不仅需要熟练的专业技能来帮助读者查询资料,也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来回答他们的咨询,还需要运用外语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帮助他们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馆员的图书馆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外语能力、信息素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服务能力等也都必须与之相适应,以完成信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职责。

科技的发展将世界带入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有限资源,更好的为医院工作者服务,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兰.试论医院图书馆如何为临床服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20卷第5期.

[2]郝勤.关于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几点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第19卷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