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

/ 1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

武秀荣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

武秀荣(黑龙江省七煤集团医疗中心新建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114-02

【关键词】哮喘持续状态治疗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我院自2001年—2007年,共收住哮喘持续状态者20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男5例(25%),女15例(75%)。年龄28~58岁,平均46岁,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1]。病情严重度分级为重度。发病诱因:感冒14例,精神创伤1例,无明显诱因5例。入院时体温超过37℃以上者13例,白细胞数高于10×109/L者18例,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22mmol/L2例,尿素氮高于6.5mmol/L者2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

1.2治疗经过哮喘的治疗药物很多,用药的途径也比较特别。大量的研究证明吸入疗法既有效,而且全身不良反应少。因此是首选的用药途径。常用的药物:确诊后均静滴地塞米松10~30mg/d;β2受体兴奋剂:博利康尼2.5mg每日2~3次口服;定量雾化吸入器(MDI)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因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当今治疗哮喘多以激素抗炎,包括静脉注射给药起效缓慢,在抢救重危患者时必须与其他解痉平喘药物联合使用。有4例使用舒喘灵气雾剂吸入0.1~0.2mg/次,6小时1次;20例均静滴氨茶碱0.25~1.0g/d;均酌情静脉滴注先

锋霉素V或青霉素等;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

2结果

18例经治疗后在24小时内哮喘持续状态缓解。死亡2例,占同期重症哮喘住院病例的8%。

3讨论

哮喘诊断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

3.1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变应原等的系统检查,以确诊诊断;哮喘的治疗应当尽量按“哮喘防治指南”规范化进行,而且治疗过程应根据症状和肺功能的变化,适时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哮喘中,对病人的科普教育,让病人了解什么是哮喘,处方药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吸入药物及其器械的正确使用都是疗效的基本保证。

3.2从本组资料分析表明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且多发于气温变化较大的春季及秋季。脱水也是促使本病发生和恶化的重要因素,由于患者处于高度呼吸困难状态,体力消耗大,且有发热、出汗、张口呼吸、氨茶碱利尿作用、液体摄入不足等均可导致脱水、血液浓缩、尿量减少、代谢产物潴留,发生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本组病例均有口干、尿少、皮肤弹性减低;血钾高于5.5mmol/L2例,尿素氮高于6.5mmol/L者4例,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22mmol/L者4例,说明有电解质平衡紊乱、酸中毒存在。

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是因引起哮喘的过敏原和其它因素持续存在,气道反应性过强,常用的平喘药物和剂量往往疗效不

佳,或由于治疗不当,延长了哮喘发作。我们的体会是强调综合治疗;高流量吸氧;严重缺氧可使组织产生难以复原的损害。重症哮喘不存在高浓度吸氧加剧二氧化碳潴留的危险,应及时、迅速吸入较高的浓度氧[2]。解痉治疗:氨茶碱首剂5mg/kg,静滴,然后以每小时0.2mg/kg的速度静滴维持2-3天,用药前必须了解患者氨茶碱使用情况,并酌情减量[3]。并可合用舒喘灵、喘康素等β2受体兴奋剂雾化吸入,或口服博利康尼;抗炎药物:首选地塞米松静滴,每天20-30mg,当临床症状控制后至少3天方可减量停药。必要时应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足量补液,应积极纠正脱水,若心功能正常,每天补液可达3000ml以上,对防治痰栓形成有重要作用;⑤根据酸中毒的程度和电解质测定结果,静脉输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及纠正相应的电解质紊乱;⑥若经充分积极的抢救后,气道的严

重痉挛仍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小气道的粘液痰栓堵塞,以致不能维持有效通风,应及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本组1例因我院无呼吸机设备,不能建立人工机械通气,经药物治疗病情继续恶化,死于呼吸衰竭。

哮喘持续状态是内科的急症,必须积极迅速,合理有效地进行抢救,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修订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哮喘增刊):5.

[2]于润江,等,实用内科杂志,1992,12(10):519.

[3]吕祝庆,临床荟萃,1992,7(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