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

李林锋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李林锋

摘要: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无人值守作为一种独特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对技术人员的操纵建设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在网络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无人值守成为了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变电站的管理程序、提升管理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等先进技术的融入,都将对整个电力发展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围绕当前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并从自动化的角度深入探讨,融入仪器管理、计算机软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增强变电站自动化能力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电力自动化电力自动化的发展,正好与当前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需求相吻合,尤其是在自动化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融入等方面,对变电站运行中的各项检测、优化、控制管理等手段,形成整体功能的综合实现,对于变电站综合效能的实现都将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一、简述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1、机电自动化无人值守模式在电力自动化全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人工值守模式的操作下,就会形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浪费,造成值守效率相对低下。在提升变电站综合技术中,无人值守方式的运用,可以全面提升整个变电站的综合管理效能,在35kv变电站微机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中,由此拉开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整体序幕。这种研究的整体进步,为机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并在全面技术跟进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模式在信息技术不断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同时,电网的安全运作也成为了生产用电的核心问题,通过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方式的运用,将现场总线作为一种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并在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中,增强了项目的整体技术效益。

从国际运行的整体性来看,主要是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的技术模式,将通信系统的数据处理与信息综合运用效能提升,并将自身的传输速度、信息收集能力等全面提升,能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运用。在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模式的运行中,采用微处理器以及光电技术设备的方式,对网络主线通过信号回收以及操作驱动检测的方式,简化原有的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将传统的导线连接取代,形成数字程控器与数字公共信号的网络发展模式。此外,在智能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形成相互统一操作的数据建模以及通信平台,发挥出数字化通信管理的整体优势,都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探讨电力自动化的应用方式1、规范化管理程序的综合应用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实现中,形成规范化的程序管理,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要从多角度形成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力自动化的整体控制,全面优化管理的综合效能。一是要做好自动化应用人才的合力配置。在综合管理的职能实现中,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与工作目标,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管理的安全模式,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整个规范化操作的具体步骤,并及时对相关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对于继电保护、故障成因等多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掌握。二是做好继电保护设备台账。对于在自动化运行中牵涉到的一些设备运行,要采用合理的档案管理模式,对于设备的综合性能、运行状况、事故分析、缺陷处理等都有精准的数据台账,并做好设备的相关监测报告,突出在继电保护中的监测功能,为自动化技术的整体进步提供详实的资料。

2、通信技术的整体作用发挥在电力自动化的技术控制中,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优势凸显的有效方式,能从多方面促进变电站自动化的全面发展。从早期的发展来看,主要是受到相关技术难点的阻碍,在采用相应较为简单的串行通信技术,造成整体效率偏低,功能的发挥不能与传输速度以及整体效率形成整体的链接,因此,要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下,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实现,能全面推动变电站自动化的整体发展。相比较其他通信技术,局域网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凭借其可靠性、可扩展性、经济性以及通用性的优势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常用的局域网络中,主要包括RCET网络、T0KENRING令牌环和ETHERNET网络。其中,以太网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的是总线型拓扑结构。它的优点在于它的可靠性高、灵活性好、传输速率高、软硬件支持性好等,多种常用硬软件均支持ETHERNET网络。这种常规结构模式的运用,在PLC等技术支撑下,形成整体功能的全面化结构,在电力自动化的结构运行中也能形成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方式,并采用通信技术的融合方式,推动整个技术层面的创新。

3、传动技术应用与人机界面的技术模式在整个传动技术中,变频器作为传动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其目的在于实现程序的变频调速。

在变频器中,主要由整流器、驱动电路、滤波器、控制器以及保护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在当前的电力设备中,变频器被广泛应用于节能、降耗、减排中来,由此不能看出,在当前电力行业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其主要决定因素的在于变频器的研究运用。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点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变电站设备、管理等要求。在当前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中,其关键部位在于直流电源屏,在保护电源的同时,还要承担着提供直流控制的责任。在当前国际使用的直流电源屏中,最常见的是软开关技术,将多级变换的工频交流变成稳定的直流,然后可编程控制器PLC将采集的开关量和输入输出模似量经过运算处理。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模式所谓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将变电站的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微机远动装置的功能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微机作用、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提高变电站自动装置的可靠性、减少变电站二次系统连接线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完成远动、保护、操作(防误)测量、故障录波、事故顺序记录和运行参数自动记录等功能,并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可以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无人值守变电站离不开微机保护,微机保护无人值守是先决条件,应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端综合监控设备(音视频监控、环境变量监控、出入口监控等)综合监控主机、综合监控软件;第二部分为网络传输部分(宽带网络、无线网络、ADSL或行业用户专网);第三部分为管理中心软件平台,无人值守服务器、监控终端、MIS网络终端等。通过这三部分的整体模块过程,对于综合变电站的技术模式,会形成全面的跟进,有助于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效能发挥。

三、结语从当前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综合发展以及自动化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无人值守变电站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规范化运作有着很大的促进效果,尤其是在电力系统的规范化发展方面,能形成各种综合技术包括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运用方式,尤其是在自动化应用中,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从未来电力发展的整体趋势分析,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以及电力自动化的应用,必将成为一种主要趋势,从而有效带动电力系统全面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1]陈国华.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操作技术改进[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10)[2]于漳民.浅谈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遥控[J].福建电力与电工,2010(02)[3]章盛,李江.几种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的讨论[J].新疆电力,2009(04)[4]陈志军.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J].广东电力,2011(01)[5]钱大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安徽电力,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