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顺大形象同中国农民形象的共性与个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论李顺大形象同中国农民形象的共性与个性

罗婷婷1刘草芽2冉桃3

◎罗婷婷1刘草芽2冉桃3(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万州404100)

中图分类号:I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47-01

摘要:农民,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样一个称谓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和阶层,他们的生存境遇、精神面貌、举止行为往往折射出这个国家最本质的面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既有中国广大农民的共性,又有自己在独特生存环境和时代大背景下形成的个性,本文将从其个人形象与广大农民形象的共性与个性两大方面,来分析比较李顺大这个典型的农民形象。

关键词:质朴;狭隘;精明;有理想;悲剧

李顺大之所以是典型形象,就在于他是广大劳苦大众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具有中国农民的共同特征,同时要深入研究他,又在于他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本文着重于从李顺大这个形象同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形象的共性与个性着手,分析其形象特征。

一、李顺大体现的中国农民的共性

农民往往是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的,是一大批随波逐流的百姓,李顺大同时代的中国农民一样:本分、勤劳、朴实。他对于政策无条件服从,对于当权者恭敬谦卑;他默默承受了战乱祸患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在建国之初,他本着“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想建一座房子,却遇到了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不得不品尝政策失误带来的苦果,将自己的理想一隔再隔、一推再推。

中国是农业社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总体说来,中国农民,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下的农民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勤劳质朴。

中国农民最朴实、最勤劳,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在有限的土地中获得更大的收获。他们懂得投桃报李,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而且对你好就是全心全意的。

《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为了修房,它以最简单的工具进行拚命的劳动去挣得每一颗粮,用最原始的经营方式去积累每一分钱。

有时候,李顺大全家一天的劳动甚至不敷当天正常生活的开支,他们就决心再饿一点,每人每餐少吃半碗粥,把省下来的六碗看成了盈余。甚至还有这样的时候,例如连天大雨或大雪,无法劳动,完全“失业”了,他们就躺在床上不起来,一天三顿合并成两顿吃,把节约下来的一顿纳入当天的收入。烧菜粥放进几颗黄豆,就不再放油了,因为油本来是从黄豆里榨出来的

他拿着和古代老祖宗们差不多的原始工具,靠自己的体温和汗水抵御严寒,几十年如一日的劳作,每天节衣缩食的攒钱,为了避免再次受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伤害,他攒足了钱就去买了造物的材料,这种劳动、思维方式、做事的方法无不透露出一个勤劳质朴的中国农民的形象,在这里,他是千万个农民兄弟的代表。

(二)自私狭隘。

中国是小农经济,农民世世代代跟土地打交道,祖祖辈辈在责任田里耕种,这使得他们的视野长时间的局限在一个小的个人范围内,他们也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且为了自己的小利益他会不在乎别人的利益。在近现代社会的大变革中往往是最后觉醒的一个阶层。

这两个特点是李顺大同中国劳动大众的共性。他质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想法,却为之奋斗了几十年,也正是这个目标,让他越来越狭隘,对于历次政治波动,他可以说是逆来顺受,不说行动上的反抗,连思想上的反思、认识上的辨别都没有,我个人认为这就失去了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价值。

二、从两大角度分析李顺大的个性特征

(一)从性格上讲:除了前面讲到的本分、勤劳、朴实、狭隘,由于时代的影响,李顺大还有自己的个性——精明。

李顺大的物质生活十分困难,却擅长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来改变困境。如文中所说“前前后后,他一共把自己卖了三次。第二次的卖身钱,付了草屋的地皮钱;第三次的卖身钱,付给了爹娘的坟地钱”,这种靠卖身才能弄一间草屋生存下去的境遇使得李顺大的性格特征产生了变化,他既老实,又能辗转于各党派的斗争来谋取一点微博的收入,懂得从发生的事件中总结朴素的道理。

又如:“退赔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尽管李顺大衷心接受干部们的开导,但是,他从这一件事里也吸取了特殊的教训。在这以前,他想到的是旧社会的通货膨胀,钞票存放在手里是靠不住的;所以,一有余钱,就买了东西存放起来。现在有了新的体验,觉得在新社会里,存放货物是靠不住的,还是把钞票藏在枕头底下保险。”从这件具体事例中,李顺大用农民的朴实总结经验教训,将存物变为存钱,为了执着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再例如:“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五年,靠了“六十条”,靠了刘清同志特别照顾的饴糖,李顺大又积聚了差不多能造三间屋的钞票。但是他什么也没有买,他打定主张:要么不买,要买就一下子把材料买齐,马上造成屋,免得夜长梦多,再吃从前的亏。”看得出来,李大顺还是很精明的,能够通过总结经验、改变方法来为理想而努力,只是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个人的这点小聪明太苍白无力了。

(二)从写法上讲:文章对李大顺主要通过对话、言行和心理描写三大手法来刻画其形象。尤其是其中的心理描写,通过一个“想造屋而不得”的农民的所思所想来表现他的精神世界,突出他的另一个个性特点——有理想。

李顺大的理想从何而来,或者换一句话李顺大为什么奋斗了几十年也要造屋,因为李顺大的爹、娘,还有一个周岁的弟弟,都是死在没有房子上的。他们本来是船户,在江南的河浜里打鱼,到处漂泊,自己也不知道祖籍在哪里,后来船坏了,没房子活活的被冻死了。

因为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李顺大与普通农民不一样的个性。

李大顺的造屋历程是波折的:

第一次造屋,他好不容易集齐了“三间青砖瓦房的全部建筑材料”,却在一觉醒来,“忽然听说天下已经大同,再不分你我的了。”为此,他将材料贡献出来造了公院。

第二次造屋时李大顺留了心眼,“存材料不如存钱”,然而此时是大革命时期,遇到经济困难,有钱难买材料。后又遭遇了“假贵人”——公社砖瓦厂的文革主任,结果可想而知,砖未买到,反遭牢狱之灾,钱砖两头空。

第三次造屋则是文革后,有钱买不到材料。后幸遇到了在文革时期落难的书记,终于在七七年开始他的造屋事业。虽说此次造屋看似顺利:地批了,砖有了。然而李大顺又遇到了潜规则。

李顺大有理想,而且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虽然只是造一间自己住的屋子,但过程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经历很多的曲折和障碍,不过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直到文中最后以苦涩的胜利作为结局为止,这凸显的正是他的执著与坚忍不拔。

三、悲剧的李顺大

《李顺大造屋》全篇以李顺大要造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的经历,阐述了盖这栋房子因为所处社会主义中国的不同时期,而遭遇的不同坎坷。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记录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历程,暴露发展中的问题,描述了社会底层人物随波逐流的社会现实。

从所处时代背景上讲,李顺大的前半生是受旧社会压迫的农民,没有栖息之所,只能找一个讨饭姑娘做老婆,他的不幸可以归结到时代上;后半生是新社会的农民,虽然有一个明确的在外人看来既不值一提又遥不可及的理想,但是经历了时代变化的波折和经济困难,造屋的理想也是几十年没能实现,这也不得不提到时代的因素。

所以,李顺大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李大顺在这样一个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作为最底层的农民,只是大潮中的一只孤独的小船,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在憋屈和无奈中随波逐流……不论是向前,还是向后,向左向右,都不妥。悲剧的李顺大,是国家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朱栋霖、吴秀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三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2】朱栋霖、吴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