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肖秋双

肖秋双

(大英县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300)

【摘要】总结245例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营养指导、术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功能锻炼等,认为骨折对于老年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加之老年人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反应性和应激能力降低,因此手术危险性较一般人增大,术后并发症较一般人多。此类患者术后是否能顺利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尤显重要。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06-02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会阻碍骨细胞的活性和生长,骨的形成速度开始减慢,骨的吸收大于骨的形成,骨质疏松非常常见,轻微的外伤均可引起骨折,甚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也可能发生;股骨骨折者居首,其余类型次之。加之老年人各种机能、代谢活动进行性降低,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减弱,代偿功能低下,机体自稳能力紊乱,所以老年人大多数都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1],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等,所以老年骨折患者有伤口和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诸多并发症的出现的危险,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很重要。

1临床资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骨折患者有增多的趋势,为提高生活质量要求手术治疗的也增加了。本科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对245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31例,女性114例,年龄在61岁至9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9岁;其中股骨骨折97例,脊柱骨折52例,其它类型96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245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老年人骨折,多是由于不慎跌倒、车祸等意外原因造成,因此缺乏心理准备,大多数患者对骨折缺乏相关知识,加之对医院环境的陌生,这些都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针对这些不良心理反应,护士首先要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主动与病人交谈,注意交谈技巧,以轻松和蔼的语气给患者讲述疾病,给患者介绍主管医生的技能,介绍康复的病例等,以消除其紧张心理,避免血压升高引起并发症,从而保持良好心态,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1.2饮食指导

有的老年人为了不麻烦别人,以少吃少喝来减少大小便的次数,加之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本来就差,因此极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营养不良可导致手术耐受力差以及骨折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因此在无禁忌的情况下,护士应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并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以保证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骨及伤口的愈合,以及保持大便通畅。

2.1.3协助医生完成检查

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如心、肝、肾功能、血糖、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等[2]。同时进行CT、CR、肺功能等检查。以全面了解病史,排除手术禁忌,配合医生对全身进行调整,以达到手术的最佳状态。

2.1.4预防感染

保持口腔卫生,有吸烟习惯者劝其戒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给予有效治疗。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运动和咳嗽运动,如此反复数次,可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出,避免坠积性肺炎发生。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同时做好术前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手术伤口感染。

2.1.5其它准备

术前进行常规肠道准备,按需要进行床上排大小便练习,根据需要备足够数量的血液等;同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翻身、正确的卧位、功能练习等。

2.2术后护理

2.2.1麻醉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存在误吸、窒息等危险发生的可能,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若有呕吐应及时清理,以确保呼吸道通畅。老年患者全麻后易出现延迟清醒、呼吸抑制、低血压等,必须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等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及早发现昏迷不醒、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并与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签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2.2.2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24h内密切注意切口,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切口出血情况及引流夜的颜色、性质及量,若引流量超过300ml/d,颜色呈鲜红或在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医源性感染。

2.2.3神经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保持正确的体位,适当抬高肢体,便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注意观察四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温度及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如肢端感麻木、运动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疼痛及血液循环不好,及时通知医生[3]。在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励患者做肌肉等长收缩与远端关节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2.4压疮的预防护理

压疮的预防主要在于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和患者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无渣,保持受压部位清洁干燥,每2-3小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骨突处放气圈软垫,有条件者可让患者睡气垫床,翻身时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造成再次骨折或脱位。

2.2.5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生理有其特殊性,骨折病人卧床时间长,体位的改变,以及年龄大、咳嗽费力或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坠积肺部并发肺部感染。因此病人在卧床期间注意保暖,保持衣服及被单的干燥,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防止细菌向下移行而诱发肺部感染。勤翻身,在翻身的同时配合拍背,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咳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通过翻身可以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拍背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的气道排出,保证支气管的排痰通畅。痰液粘稠给予湿化气道,保证痰液的及时引流[4]。

2.2.6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术前进行有效床上大小便训练,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及便秘最好的方法。术前置有尿管的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即可拔出,鼓励病人在床上小便。术后拔取尿管有困难者,应给予按需或2-3小时开放尿管一次,每日行保留尿管护理2次,必要时行膀胱冲洗,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利晶体及细菌的排出,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

2.2.7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

老年人常有许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已使血管壁受损。而骨折后大多需长时间卧床,致血流速度变慢、血液粘稠度增高、深静脉易形成血栓、发生栓塞。故骨折早期就应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活动骨折远端关节,以促进血液循环,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按摩患肢,穿弹力袜,必要时可遵医嘱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干素钙[5]。

2.3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骨科术后重要手段,在麻醉清醒后即进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促进骨质愈合,以达到恢复局部功能和全身健康的目的。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少渐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6],以主动锻炼为主的原则。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掌握正确锻炼的原则和方法,以不疲劳为度,可配以理疗、按摩等措施。

2.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应对其进行指导。出院指导根据具体的治疗方案,不同的康复阶段个案化进行。出院时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锻炼的目标,嘱家属督促,让患者完成。出院前教会患者安全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X光线,以了解骨愈合情况,有内固定物者适时取出内固定物。嘱患者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利于骨折愈合,尽快达到全身康复。

3小结

临床实践证明,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在治疗老年骨折患者中尤为重要。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以及老年病人合并症多,骨折后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等特点,要求护理人员对该类病人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安全地渡过手术,同时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尽量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让患者尽早重返社会,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长庆,吴伟康,罗德成.病理生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12.

[2]徐叶等.最新医院骨科临床护理操作规程与护理风险防范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

[3]张谊,杨旭.50例脊柱侧凸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897.

[4]徐叶等.最新医院骨科临床护理操作规程与护理风险防范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47.

[5]童玛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1997,13(12):637.

[6]陈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