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如何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孙静

孙静

中国电建股份公司水电五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市610066

摘要:企业职工退休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本身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也是为了加强针对职工退休生活水平的保障。2015年第22号文则标志着这一工作进程的提速。要实现职工退休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的目标,就需要从界定内容、明确责任;加强联系、齐抓共管;完善体制建设、适应客观需要;落实企业责任、完善保障机制在内的四个主要方面着手。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以2015年第22号文为标志,以“三供一业”为代表的国企社会化职能移交开启了加速进程。企业职工退休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既是在为国有经济优化布局,也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是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三供一业”社会化职能移交的历史进程

自2015年第22号文颁布后,次年密集出台了两个重量级国发文,分别是第十九号和第四十五号文。企业职工退休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工作形成了相对清晰的实施步骤,概括而言就是从2017起,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的协议签定或移交工作,要求完成比例不低于80%;第二步,再用一年时间基本完成家属区“三供一业”改造和职能剥离工作。第三步,自2019年开始,国有企业将完全停止“三供一业”职能的操作,到2020年,基本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

二、国有企业职工退休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保障与品质

企业职工退休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最重要之处在于加强退休职工生活保障与提高生活品质。尤其是对本身效益较差甚至濒临生死存亡边界的企业来说,勉强维持的生存状态随时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风口浪尖。因此,只有进入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整体保障网络中,企业离退休职工才能享受到包括养老和医疗等在内的“兜底”保障,也就不需要随着企业一方的风吹草动而提心吊胆,也能在社会保障的大框架内安度晚年生活。对企业退休人员实施全面社会化管理,让企业退休职工真正回归“属地居民”身份,对于享受居民待遇,提升生活品质,促进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现代化、市场化发展模式下,企业大包大揽不仅无助于自身前进,也是对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阻挠。要实现社会保障系统构建,核心宗旨就是需要覆盖全体社会成员,遵循全国统筹原则,而不应当有超越这一范围者存在。只有企业放弃不当的社会职能,才能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保服务平台。

三、实践企业职工退休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策略

(一)界定内容、明确责任

1.界定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职工退休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繁杂,可基本概括为十个大项,如发放养老金;政策咨询及查询;资格认证及人员生存状态的跟踪调查;对高龄、特困、鳏寡孤独、重病等特殊人群的走访调查;职工亡故后对其遗属的慰问、辅助办理丧葬费、救济费领取等;收集退休职工信息、建立数据库并集中进行档案管理;完善退休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并实施含疾控和保健的健康教育;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开展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为退休职工提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并引导其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2.界定企业与社区共管的内容。实行“共管”指的是条件相对优良地区的企业可以积极开展与社区的合作,在全部社会化职能移交的过渡期,配合社区做实做优已移交的职能,对于暂时不能移交的职能与社区进行共管共建,打好基础,加强对退休职工的宣传,以更好为企业退休职工提供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

3.明确企业在共管状态下的责任。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未足够完备前,企业依然需要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按时发放补充养老金;全国统筹前医疗保险与大病救助发放渠道不变;针对退休职工节日慰问工作的标准不变。

(二)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1.落实企业应负责工作的标准与内容。共管状态下的企业仍要承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为了方便离退休职工实现社会化管理,应遵循就近原则引导职工进入社区参加活动及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相关事务。

2.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密切与劳动保障部门、街道办事处等管理部门的联系,利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完善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共享并提供更高质量的管理服务。

3.强化社会服务以丰富退休人员生活。依就近就便原则充分利用社区开展针对退休人员的学习、活动与照顾服务等。建立健全由企业、街道、社区、家庭共同推进的退休人员生活与医疗服务体系。条件具备的可以引入社区工作站、居民委员会等政府工作机构,以方便企业退休职工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事宜。

4.以高素质人员提升管理品质。在职能共管期和移交过渡期,不断强化针对离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岗位匹配度,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比如充分了解和掌握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规与政策;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等。要选择业务能力强又对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员充实到管理岗位以满足现实需求。

(三)完善体制建设、适应客观需要

1.优化现有机制。要兼顾既有的“在职单位隶属关系和区域设置退管分部式管理”的特点,结合共管与社会化服务的目标,适时优化和重整管理模式。可以按照居住区域就近就便原则进行重新划分和安排。例如按市行政区采取分部管理。基本原则是各分部分管一千人左右,工作人员配比可按1:250左右。笔者所在单位有退休人员1300余人,设置一个管理部,3名工作人员。相对分散区域也可采取二至三个行政区设置一个分部的形式。离休干部及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群体因其做出的特殊贡献可适当区别对待,比如采取专业化管理等。

2.强化自我管理与互助服务。退休人员宏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服务管理人员之间存在较大悬殊,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升管理成效。因此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十分重要。可采取分片划区方式,选择其中身体状况好、协调能力高又热心公益事业的成员担任组长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办法有助于退休人员保持与管理机构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可全面掌握退休人员具体情况,并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退休职工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的水平。

3.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要通过建立台帐和完善档案的方式落实“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要构建涉及政治学习、组织生活、节假日慰问、走访等的更加完备的制度,从而以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落实企业责任、完善保障机制

1.按照足额发放企业补贴。企业按时足额发放补充养老金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践行“老有所养”的发展战略。

2.做好补充医疗保险与大病救助。包括优化报销流程以提升其便捷性、畅通报销渠道以提升其完整性等,以此促进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3.坚持慰问、看望与走访。社会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既是企业践行以人为本管理改革的举措,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4.强化对特困人员的关心。要不断优化和强化针对特困人员的帮扶,运用好扶贫帮困基金,切实帮助特困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结束语:

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管理机制在市场化发展的时代中越来越步履维艰。不尽合理的退休管理服务模式既阻碍了企业全力发展主营业务,又给建立健全退休管理服务模式造成制约。针对退休职工开展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助于企业集中于主营业务发展,而且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在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上的优化与创新,更是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实践个性化、人性化战略的体现。这不仅能够避免一刀切式管理模式的简单粗暴,也是通过对退休管理的市场化服务摸索出一条更加适宜国企改革的优化之路。

参考文献:

[1]谢振宇,刘中海,洪春林.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退管服务如何实现转型升级?[J].中国社会保障,2018(12):48-51.

[2]王守军.浅谈如何推进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离退休部门的优势和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8(03):40-41.

作者简介:孙静(1976~),女,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