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探讨

马德民王勇

马德民王勇

漠河县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

摘要:随着人类对森林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森林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提供木材,更是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本文主要介绍了森林经营的相关内容及通过优化林分空间的方式,为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森林经营

1、引言

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绿色财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人们利用森林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各方面的生产生活需求。近些年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森林的生态功能愈发关注。如何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下去,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优化林分空间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森林环境系统遭到的破坏这一难题。

2、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原则

2.1坚持以顶级群落或原始林为经营模式的原则

未经人为干扰的原始林或经过轻微干扰的顶级群落具有空间结构健康稳定的特征,这是由于这类森林经过了长时间的自然演化与选择,其空间关系复杂多样,有利于森林内部系统的长期协调发展。其他类型的林分结构远不及该类森林带来的生态效益。所以,坚持以顶级群落或原始林为经营模式的森林经营将会极大地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

2.2坚持连续覆盖原则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一定要保证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若过多的砍伐树木将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裸露、沙尘暴等问题的产生。对森林进行采伐时,要注意不能对相邻大径树木同时采伐,应采用单株采伐的方式,对已达到采伐目标直径的单株树木进行采伐,事后还要进行补植与封育,以保证林冠的连续覆盖率。

2.3坚持有益生态原则

国家要采取措施禁止对一些濒危和稀有的树种乱采乱伐,始终保持林分树种的多样性,保持森林整体环境。以乡土的树种为主,选用适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树种进行混交,保护天然森林的林分更新。

2.4坚持林木竞争调节的经营原则

原始森林的原始树种众多,而且关系极度复杂,要想在所经营的林分中安息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经营这些树种的时候要以调节林分的主要建群种的空间结构为主要对象,保证建群种的优势生长进而减少其它群种对它的生长造成的竞争压力。

3、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

3.1确定保留木与采伐木

在采用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时,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明确林分中培育和保留对象,并按照顶级品种和伴生品种的中、大径木进行竞争调节,然后根据林分的经营紧迫性及其自然度评价结果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优化。

3.1.1培育和保留对象

稀有和濒危树种。为了进一步确保林分的稳定性以及多样性,严禁对较为珍贵以及濒临灭绝的树木进行采伐。

林分间的古树。通常在一些天然的林区中会散乱分布一些树龄较高的古树,其平均树龄高达上百年乃至几百年,从森林景观的角度上讲,这些古树应当予以保护。

顶级和伴生树种的中大径木有培育价值或具有生长势的树木。所谓的生长势主要是指生长情况健康、树干通直完满且生命力旺盛。

3.1.2可采伐利用的树木

除上文中提到的古树、稀有和濒危树种不能采伐外,我们可以采伐生长形势不好的断梢木、病腐木,弯曲情况严重的树木同样可以采伐。这样既可以避免病菌在林分空间内的滋生与蔓延,而且有利于新树木的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生产木材并不是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所以对木材的产生并不排斥,从本质上说这种方法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3.2林木分布格局的调整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是指该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分布状态,它反映了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与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种群空间属性的重要方面,也是种群的基本数量特征之一。我们重点要研究的是群落空间行为,它是优化与调整林木分布格局的重点。之前的研究结果往往局限于定性的原则,并不具备指导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格局指数的可释性不强。

近些年来,随着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的发现,采伐木的选择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下面本文通过应用角尺度给出林分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具体方法。

一般情况下,若是林分不受到较为严重的干扰时,在经历漫长的演进后,顶级群落应当是成随机的格局进行分布的。为此,林分格局优化调整的方向应当是将一些非随机分布的林木涮整为随机型分布,即将左右原本不对称的林分角尺度调整为基本对称。实际调整时仅需针对顶级和伴生树种的中大径木进行调整即可,无需对结构内的每株树木都进行调整,因为这样做不仅没有任何必要,而且也不太现实。举个简单例子对角尺度的应用进行说明:实际林分在调整之前呈团状分布,林分平均角尺度大于0.517,由此可以得出林分中角尺度为0.75或是1的单木为可调整对象。在确定目标树以后,若是与之距离较近的4株邻木都聚集分布在参照树的一侧,则可以对其中一种或几株进行优化调整,同时需要考虑竞争关系、树种混交以及树种多样性等因素,以达到最优林分格局。

3.3竞争关系的调整优化方法

对现存林的经营最主要的是调整林分的水平方向的林分布局和周围树种形成的竞争关系,促进森林整体的进展和演替。如果同一区域没有未经破坏的或者破坏度极小的原始森林,那就要按照森林进展的一般规律进行。首先调整它的水平布局,参照地带性植被的树种组合调整林分混交;再根据树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为依据,调整树种之间的大小比数。如果同一地区存在原始林,那么就按照原始林的空间结构进行经营。根据现存状况更新或者适当补植,提高经营林的密度。

3.4林分更新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森林更新。森林更新是生态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劣有着直接影响。不同的林分更新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其方法多样,也较为灵活。森林更新具有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更新三种方式,中国森林更新的方针是“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根据森林类型特点、迹地类别、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采用适宜的主伐方式和更新方式。在更新过程中,实行山林封禁,防止人、畜入山破坏。及时进行林分更新,是维持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调整现有森林、实现永续经营的基础。

4、结束语

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整个森林的质量与生产力,可以明显地改善森林的健康状况。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已经被国际上的许多国家应用,而且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究,其应用效果也很显著。所以,本文对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参考文献:

[1]徐桂荣.浅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林分空间结构测度系统[J].才智,2012(7):69.

[2]汤孟平.森林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经营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