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内容的分析与探讨

/ 2

公路施工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内容的分析与探讨

朱乾坤(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04会计学专业,北京1000

摘要: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面对复杂的环境,公路施工企业在改进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寻找新的适合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我国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内部资源条件,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即实行战略成本管理己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必然选择。全面阐述了公路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研究了企业的竞争战略、公路施工企业的价值链及目标成本管理法。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目标成本管理

1研究背景

近十几年来,我国公路施工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行业的利润水平不断降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公路施工企业必须改进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寻找新的适合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我国公路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内部资源条件,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即实行战略成本管理己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必然选择。

2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2.1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如何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2.2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立足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和竞争性等特点。

3公路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3.1公路施工企业的竞争战略

3.1.1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努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手段。施工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需要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正确分析成本费用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确立目标成本,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整合和优化企业价值链把成本降到最低,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

3.1.2差异化战略。公路施工企业采用差异化战略,需要对公路施工领域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某一个专业施工领域作为其主攻方向,在这个领域拥有专业的施工能力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实施专业化施工,并且这种能力和技术是其他企业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差异化战略需要以一定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否则会被竞争对手或行业新的进入者模仿,从而会很快被超越或再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3.1.3市场集中战略。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由于其机械设备投入比较集中,设备迁移费用较大;同时由于资金和管理力量的限制,其市场只能集中在某几个区域,并且开拓新的市场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因此企业集中力量做好某几个公路市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必须的和必然的。

3.2公路施工企业价值链分析

3.2.1内部价值链分析。公路施工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经营企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象为工程项目,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投标阶段:对公路施工企业而言,只有不断地获取项目,企业生产经营的链条才不至中断。这就要求企业在投标阶段中,要熟悉业主的需求,不仅对公路市场各种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解竞争对手情况,而且要对企业本身情况、市场可利用资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投标方案。(2)采购阶段:由于每一项目不同,对材料、设备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利用本身优势,广泛利用市场资源,制定最优采购方案,降低采购成本。(3)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是指工程项目的合同化施工,在该活动中,运用先进施工技术及工艺,最大限度合理利用企业内外资源,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降低企业成本,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有效手段。(4)工程交付使用及服务:指工程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完工后,即可交付业主使用。工程交付使用后的一定时期内,如出现合同文件范围内的有关问题,施工企业要负责维修,做好服务工作。

3.2.2行业价值链分析。从公路施工企业的行业价值链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施工企业处于利润率最低的施工环节,要改变这种地位,就要对行业价值链进行整合。企业可以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模式。由于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将设计、施工、采购这几项主要的价值活动紧密联系,从而有效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利润增长点由单一利润点变成了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多个利润增长点。并且通过功能的整合,简化了设计、施工、采购过程,节约了企业成本。

3.3公路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管理法。目标成本管理法的核心是目标成本的设定。因此在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如何确定目标成本,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

3.3.1投标阶段:在施工企业中,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获取工程项目的源头,投标报价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在该阶段,应根据施工图纸对工程项目层层分解,一直到工序,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勘查情况,按照工序标准成本确定方法预测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然后根据竟争对手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事前预测的目标成本尽可能低,利润就有较大的弹性空间,竞争优势明显,而且一旦中标,利润非常可观,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

工程中标后,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同时根据招投标情况和目标价格,通过损益达标分析,确定满足目标成本的施工设计方案。然后按部门对其成本费用进行分解,计算出各部门的预算成本,预算结果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小于目标成本就可以进入施工阶段。否则,返回到施工设计阶段,调整设计方案。

3.3.2采购阶段:工程项目成本的很大比例都在材料及设备上,所以必须加强设备、材料的采购管理。设备材料采购要坚持规模化和规范化有机结合的原则。规模化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规模效益。规范化采购就是要严格制订实施招标采购制度和程序,从制度上有效防范腐败行为。另外,工程建设的核心设备自主采购,通用设备面向市场租赁,以减少资金的占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流动效率。

3.3.3工程施工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和目标成本分解工作,然后按照工序标准成本制定方法制定事中的目标成本计划,这样的目标计划成本反映了施工企业先进水平,用这种标准来进行事中的目标成本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是事中目标成本控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主要有以下途径:(1)技术措施。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在施工阶段采取技术措施来控制成本,技术措施主要是确定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的工期,发生的费用也不同,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难易程度、现场情况、设备和人员供应情况,制定几个施工方案,然后进行相互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2)经济措施。推行工序标准成本经济承包责任制,按工序标准成本分解目标计划成本,落实到项目经理部的各个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审批和支出,确保实际成本不突破工序标准成本,同时动态地对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找到成本变动的直接原因和改善差异的有效方法,严格控制实际成本不得突破工序标准成本。严格控制间接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把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之内。及时做好签证和索赔工作并进行成本分析,同时调整目标计划成本,确保低成本、高效益目标的实现。(3)使用维修阶段:该阶段也要加强成本的控制,使其保持在既定的目标成本之内。

在对施工企业进行目标成本控制过程之中,要加强成本检查工作。成本中心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成本检查和分析,及时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工作单位: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