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注重聋生自主创业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班级管理中注重聋生自主创业教育

吴婷

吴婷江苏省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222200

摘要:自主创业教育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班级管理是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如能很好地融入自主创业教育,则不仅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教育创新、聋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转变聋生的就业观念,提高聋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还解决了聋生就业的重大难题。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自给自养自强不息。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创业创业教育

“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个体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创业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聋生潜能,以开发聋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聋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以提高聋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聋生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力求使更多的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聋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聋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一、创设环境,培养聋生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首先从教室环境开始突出创业内容,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在教室周围张贴一些立志创业的对联、名言警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立志创业显身手”“我能我行我成功,创业创新创一流”等。在班级黑板报、班报上刊登有关创业的政策、法规及成功创业的人物、事迹,我校聋生创业聋生的风采照和成就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聋生,增强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另外,我还从学校图书室借一些和创业相关的书籍放在教室供聋生阅读,如:《创业常识》、《法律和税收》、《市场营销学》等。

二、课堂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教学过程对于创业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培养聋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聋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聋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聋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聋校聋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个性化教学,保护聋生自尊心,培养聋生自信心。在教学模式上,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注意培养聋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独创性。

三、培养聋生的耐挫折能力,锻炼聋生创业的意志品质

现在的聋校在校生,因为自身的缺陷,家长更是溺爱,从小开始大小事几乎都是父母包办,耐挫折能力、吃苦精神等意志品质相对较差,这些方面在生活中全部暴露了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耐挫折能力的教育,培养聋生正确地认识和驾驭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挫折中不消沉、不徘徊,从挫折中学习,在挫折中成熟奋进,从而锻炼和提高聋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对未来创业生活的适应能力。

四、鼓励聋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素质、发展特长

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能不能让他把潜能挖掘出来。聋生基础知识较弱,但并不代表他们的一切都差。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聋生的特长,鼓励聋生积极发展特长,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往往能够成就聋生的美好未来。我校曾有一个聋生,当时在班级成绩一般,人很聪明,对手工制作感兴趣。毕业后,学习了一段时间,在家附近的菜场租了个小门面,做起了编制手工制品的小生意。每月也能挣三千多块钱。自身素质提高是聋生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聋生自身素质包括其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首先是文化素质,应该具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在创业时,就能抓住自身的优势,做到学以致用。其次是身体素质,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在校聋生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样,非智力因素对创业者来说也很重要,伴随着创业过程的进展,聋生创业者会面临挫折、怀疑和信心的反复摧毁和重建,聋生要树立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得精神,加强意志锻炼,使自己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光明。

班级管理是对聋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作为班主任只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对聋生进行创业教育,则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转变聋生的就业观念,提高聋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万祥转变育人理念优化管理模式——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02)。

[2]俞媛媛拥有“五心”,让一切皆有可能[J].成功(教育),2008,(04)。

[3]常静王绪海班主任教研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8,(04)。

[4]胡天峰班务工作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4)。

[5]徐振轩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版社,2006。

[6]周晓宏就业·创业·成功--大学生必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7]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