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 1

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曾立君

曾立君(辽宁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内科114005)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197-01

坠积性肺炎是脑梗死、各种恶性肿瘤晚期等疾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休克、昏迷等危重者多见的肺部感染。是由于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淤血水肿,使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咳出,淤积于中小气管,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极易诱发感染。发病隐匿,早期多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因而不易察觉,易被忽视。同时病程缠绵,治疗困难,死亡率甚高,因此精心的护理对疾病转归及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讲述如下。

心理护理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我们首先应详细了解患者原发疾病和各种思想负担。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及疾病生理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眼神、表情、动作来进行。护士应用平静、肯定的目光注视患者,鼓励其树立信心,要面带亲切、真诚的微笑,以得到患者的好感和信任。触摸可以表示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安慰,也是患者情感得到需要。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优势,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心情愉快,思想放松,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和提供免疫力,促进早日康复。

一般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1)对危重患者应给予一级护理。患者应卧床休息,使机体代谢率降低,减少能量消耗。要定时翻身叩背,变换体位。护士应每1-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推、拉防止皮肤擦伤,必要时在骨隆突外垫气圈或棉圈。2)叩背方法:患者取侧位卧,护士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自下而上,自边缘而中央,由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3-5分钟。3)吸痰:患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潴留,吸痰是关键。吸痰顺序是先吸气管内的痰,然后再吸口腔或鼻腔内分泌物,顺序不可颠倒。吸痰管尽可能插深,便于吸出深部痰液,避免导管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损伤黏膜,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两次抽吸间隔应大于3分钟,以免造成病人缺氧,每次吸痰前后给予加大浓度。4)湿化气道:痰液粘稠不易咯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湿化时间一般10~20分钟,温度控制在35~37℃。雾化吸入时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其面色、呼吸、心率,对于年老体弱患者,雾量不应过大,以免窒息,雾化吸入后必须帮助患者拍背,协助排痰。5)吸氧可减轻呼吸困难,一般给持续低流量吸氧,每分钟1-2升。2、清洁空气患者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是病房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一般自然通风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用1:500mg/L84消毒液擦地2次,每日用1:250mg/L84消毒液擦拭桌子,一桌一巾,晨间做好湿式扫床,限制人员出入。3、保暖给卧床患者更换尿布、翻身、拍背、治疗时尽量少暴露患者,因为寒冷可使患者气管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加重病情。因此注意保暖,病房温度20-24℃。4、口腔护理口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口咽部的细菌极易移行至呼吸道而致肺部感染,因此加强口腔护理。我们一般采用康复新液10-20ml/次,每日至少2-3次。同时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应指导患者作吞咽功能训练,防止误吸。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观察心率及心律

观察心率与脉搏应数一分钟,同时注意心率快慢与强弱及心律是否规则,是否有绌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观察呼吸变化

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及表浅呼吸,下颌呼吸、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窒息。尤其在输液过程中,因为输液过快容易引起急性左心衰。

3.心衰患者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密切观察尿量。正常尿量24小时1000-2000ml。

4.观察全身一般状态的变化

护士应观察患者有无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烦躁、激动、精神混乱、昏迷等。如发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心率快等休克表现时,应立即测血压,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滴数。进行抗休克抢救。

5.进行有效抗感染治疗

坠积性肺炎目前治疗仍以抗感染为主。但坠积性肺炎早期常难以确定其致病菌,因此早期应选用抗菌广,耐药菌少的抗生素。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致病菌的耐药性以及药物浓度、副作用。根据痰培养,选择抗生素。

讨论

总之,坠积性肺炎在因各种慢性疾病而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所患肺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肺活动受限,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咯出,针对这些因素,我们给予翻身,叩背,湿化气道,保暖、清洁空气、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对稳定患者情绪,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