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传统护理与鸟巢式护理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蓝光治疗传统护理与鸟巢式护理的比较

覃芳云

覃芳云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545007)

【摘要】目的研究鸟巢式护理在护理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应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体重在3.0-3.9kg之间的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式蓝光护理,研究组采取鸟巢式蓝光护理,比较两组蓝光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温差和皮肤破损发生率明显减少,经皮测SpO2<90%、心率>160次/min的例数要少,哭闹及呕吐情况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着显著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能更好地维持患儿体温和高血氧饱和度,能较好控制心率,同时患儿比较安静,有利于黄疸患儿身心健康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黄疸患儿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81-02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TSB>102μmol/L(6mg/dl);②足月儿TSB>220.6μmol/L(12.9mg/dl);早产儿>255μmol/L(15mg/dl);③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1.5mg/dl);④TSB每天上升>85μmol/L(5mg/d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对60例体重在3.0-3.9kg之间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传统式蓝光照射方法与加用鸟巢式配合治疗的比较,每组30例,其中男婴34例,女婴26例,现将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式蓝光护理,放置蓝光箱内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鸟巢式蓝光护理,将温暖的棉布环绕在黄疸患儿四周,黄疸患儿可以更换不同体位,使其有安全感。

1.3研究项目

每小时监测经皮测SpO2<90%、心率>160次/min的例数,观察两组黄疸患儿体温和皮肤损伤,哭闹和呕吐情况。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黄疸患儿生理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温差和皮肤破损发生率明显减少,经皮测SPO2<90%、心率>160次/min的例数要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着显著意义(P<0.05),见表1。

两组黄疸患儿的生理指标

3讨论

蓝光照射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疗效可靠,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如免疫性溶血病、G-6-PD缺乏、感染、血肿等,光疗不能替代换血疗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换血次数,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为保证治疗效果应尽量增加皮肤暴露面积以提高疗效,因此光疗时应保持患儿四肢呈舒展的姿势,洗浴后不要扑粉,尿布面积要小,并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及光强度。光疗相当安全,但也有不良反应,如发热、腹泻、皮疹、低血钙、核黄素缺乏,甚至青铜症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光疗知识及操作规程,熟悉每个患儿的病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勤巡视,多观察,定时监测体温、箱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以保证获得最佳疗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鸟巢式护理能给予患儿减少热量散失,维持黄疸患儿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让患儿安静舒适,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3],感觉更舒适,安静,减少哭闹。此外婴儿在的姿势是抬头俯屈,颌部贴近胸壁,肘关节屈曲,上臂接近胸部,前臂在胸前交叉或平行,膝关节和髋关节重度屈曲,大腿贴近腹壁,小腿交叉或平行于宫内[4]。患儿置于有类似鸟巢布置的蓝光箱内,由于安全感增加,减少了乱踢腿和手乱抓的高危因素。由于光疗时患儿易哭闹、出汗、呕吐,污染了玻璃床板,可影响蓝光治疗的效果,鸟巢式护理患儿较安静,保持了玻璃床板透明度,保证了蓝光治疗的效果[5],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节省了患儿家长的经济开支。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体温差和皮肤破损发生率明显减少,经皮测SPO2<90%、心率>160次/min的例数要少,研究组在蓝光治疗时用镇静药物少,哭闹、呕吐少,患儿较安静,说明研究组黄疸患儿各项生理指标要更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鸟巢式护理能更好地维持患儿体温和高血氧饱和度,能较好控制心率,减少使用药物和皮肤破损情况,保证蓝光治疗的效果,有利于黄疸患儿身心健康的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73.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7.

[3]樊立伟,李血芹.新生儿病房实施心理护理体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3)213.

[4]王曼.妇产科护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47.

[5]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