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视觉功能评估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新生儿视觉功能评估的研究

王惠孙先桃

王惠孙先桃(郑州市岗杜北街255号郑州市儿童医院眼科450053)

【摘要】目的通过对0-3月龄新生儿进行视觉相关检查,了解新生儿视觉系统发育规律。方法通过对600例0-3月龄正常新生儿分为3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以及屈光检查,记录FVEP的P2潜伏期、振幅以及屈光检查的球镜、柱镜数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观察新生儿视觉传导功能以及屈光状态。结果0-3月龄所有新生儿FVEP的P2波潜伏期平均值为(158.42±20.74)ms,95%可信区间为(153.42―163.42)ms,振幅平均值为(6.30±4.09)μv,95%可信区间为(5.40―7.20)μv;0-1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58±1.39)DS,柱镜平均值为(-1.56±1.16)DC,1-2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09±1.52)DS,柱镜平均值为(-1.91±0.62)DC,2-3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11±1.27)DS,柱镜平均值为(-2.10±1.71)DC,三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月龄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正常参考值为153.42―163.42ms;3月前各组婴幼儿的球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光随诊时间定为大于3个月。

【关键词】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屈光状态

【中图分类号】R77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203-02

视觉是人类尤其是儿童时期感知认识外界环境、接受信息、享受正常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器官,人类的视觉系统在出生时并没有发育完全,人类的视觉发育存在一定的敏感期,一些疾病治疗存在窗口期,因此对新生儿视觉功能进行评估早期发现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01月-2012年6月来我院眼科门诊体检的600例0-3月龄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1例,女279例,均为足月正常产儿童,均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按患儿就诊时年龄进行分组,0-1月龄为1组,2-3月龄为2组,2-3月龄为3组。

1.2检查方法

1.2.1FVEP检查均在符合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标准的检查室内进行,采用重庆国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T-2000NV视觉电生理仪对受试者进行检查,所有受试者均在安静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检查前安放电极处皮肤均已进行酒精消毒祛脂处理,电极安置如下:记录电极放在Oz位(枕骨粗隆上方2.5cm);参考电极放在Fp位(前额正中,鼻根上12cm处);地电极放置在左侧耳垂。所有患者均进行瞬态FVEP检查,记录条件如下:放大器(1-50)Hz40千倍,闪光强度0.25(-0.9log)cd/m2/s,背景光强0cd/m2,分析时间250ms,采样频率1.3Hz。受试者每眼均进行三次以上重复测量,获得三次一致波形,并测量N1、P1、N2、P2波潜伏期以及波幅,对P2波潜伏期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屈光检查采用美国伟伦公司生产的Suresight视力筛查仪[1][2]进行检查,在半暗室环境内进行,由有经验的同一医生进行操作。由于该仪器在设计上考虑了调节因素,设置了成人模式和儿童模式两个自然状态下数据处理系统,对于婴幼儿不需要散瞳就可以通过儿童模式完成屈光检查来了解其屈光状态,受试者每眼均进行三次以上重复测量,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三组屈光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3组0-3月婴幼儿均进行FVEP检查,取P2波潜伏期以及幅值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三组球镜以及柱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小于3月的婴儿无法进行视动眼震等视力检查,唯一可行的评估视觉神经系统功能的是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3][4],先对3岁以下婴儿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视力参照标准为:P2波潜伏期参考值范围(95%可信区间)为:153.42―163.42ms,P2波幅值参考范围(95%可信区间)为:5.40―7.20μv。

3月前各组婴幼儿的球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分组时间段较短,3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引起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可将随诊时间定为大于3个月;另一方面说明3月前不是球镜改变的迅速期,3月前患儿注视追视功能差,患儿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所以屈光状态正视化的发展过程相对处于一个较慢的时期。3月之后屈光的正视化过程开始逐渐加速,这可能与婴幼儿3月后注视追视功能逐渐完善,用眼逐渐增多,刺激屈光的正视化发展有关。

在新生儿出生之后我们要对其屈光状态进行一次筛查,了解受检者的屈光状态,并可进行FVEP检查,了解其视觉神经传导系统的发育情况,对异常高危儿进行相关专科检查以及合适的临床干预,并密切随访;对正常范围内的受检者可在3-6月之后进行第一次复诊,观测屈光状态的改变情况,并进行视动眼震仪、选择性观看等检查,了解屈光发展情况,对异常者进行相关专业检查以及必要合适的临床干预,并密切随访。

参考文献

[1]朱德海,甘晓玲.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儿童屈光检查的应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4,12(3):107.

[2]吴兴香,童梅玲.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筛查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探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7,15(3):113.

[3]MarechalL.FaidherbeJ.Trialontheobjectiveevaluationofvisualacuityanditsmaturationbythemethodofevokedvisualpotentials.ArchIntPhysiolBiochim,1990,98(2):TDl—96.

[4]DaphneL,McCulloch,BarrySkarf.Developmentofthehumanvisualsystem:monocularandbinocularpattemVEPlatency.InvestOphthalmolVisSci.1991,32: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