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育雏鸭要做到八注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农户育雏鸭要做到八注意

毕永祥

1.注意控制适宜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春鸭(3、4月间)时,温度应在20℃左右,不宜超过25℃。用较适宜的温度能培育出健壮的雏鸭。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过高小鸭易患眼病(眼发炎、分泌物增多),羽毛生长缓慢,抗病力差,且易得感冒;温度过低雏鸭嘴与腿的颜色苍白,羽毛紧贴,游泳力差,发育停滞。他育雏春鸭的具体方法是:在室内地面铺一层厚的稻草,用席围圈住,晚间上面搭起

2.注意强弱分群

雏鸭孵出后,应将强雏和弱雏剔开,分别饲养。健壮的雏禽,腹部柔软,脐带处无血迹或硬块,绒毛整洁富有光泽,头大、背宽、喙阔、眼大明亮,鸣声清晰。

3.注意合理配料

(1)出壳第一天至第十天的雏鸭,主要喂大米饭。约七、八成熟即可,软硬适度,松散不粘,使雏鸭能够大口吞食。

(2)雏鸭第七天起,即可逐渐喂小麦。小麦煮熟充分胀开,然后与其它饲料混拌喂给。

(3)用冷水泡绿豆十二至二十四小时,待豆粒膨胀,发出一般清香味后,掺入其他饲料拌和喂。

(4)雏鸭达到一月龄时,即可喂以稻谷;稻谷应充分煮熟。

(5)适合喂雏鸭的水杂草很多,如金鱼藻、浮萍等可适当饲喂。

另外,动物性饲料,在育雏期间十分重要。育雏初期喂黄鳝最好,后期可喂小鱼、小虾、泥鳅和蛆虫。

4.注意定时定量喂食

雏鸭每天喂5次;第一次清晨5点,第二次上午9点,第三次中午12点,第四次下午3点,第五次下午6点;晚间不能养成喂食的习惯。如天气炎热,晚上可饮水一次,一般情况下不必饮水。喂食时,将大米饭撒在席上,用圈席围住。让雏鸭在内自由采食。

喂食时要经常检查雏鸭嗉囊的饱满程度,喂量要适中,不过饱,也不感到不足。每次喂食时掌握在5-8分钟内吃完。

5.注意适时饮水

雏鸭第一次开食后即饮水。最初几天,水放在瓷碟中,任其自饮。冬春宜饮温水。

6.注意精心管理

1-10天的雏鸭,必须防止“打堆”而受热出汗,使小鸭患感冒,而造成大批死亡。因此,育雏期间,夜晚要有人值班,做到勤观察。

7.注意放牧

小鸭长至两个月左右即可外出放牧。早晨出牧前,应先在舍内活动几圈,然后放出,因为早春的室外温度较低。春季放牧应特别注意东南风,因为小鸭绒毛稀松,毛孔张开,东南风直吹容易得病,因此要避风放。

8.注意防病治病

雏鸭期间的防病灭病工作极为重要。首先,应给雏鸭接种疫苗。15日龄用鸭瘟弱毒疫苗1000倍稀释液,每只肌注0.5ml,二个月后重复肌注一次,每只1ml;20日龄每只雏鸭胸肌注射禽出败氢氧化铝菌苗2ml。经常暴发初出雏鸭病毒肝炎的地区,7日龄前每只雏鸭皮下注射病毒性肝炎蛋黄液疫苗0.5ml。要特别注意雏鸭软脚病的防治,一旦发现疾病,不要让小鸭多睡,应适当驱赶走动,并用缝衣针扎鸭脚上的小红筋(不能扎粗筋),即可治愈。还可按每只鸭用青霉素5000单位用水溶解后拌入饲料中或饮水中饮服,每天一次,连用3天,不仅可以预防球虫病,而且还可以治疗已感染球虫的病鸭,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作者单位:164300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