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熊爱姣程跃英

熊爱姣程跃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孝感432000)

作者简介:熊爱姣(1956.3-),女,副教授,从事心理护理教学。

【摘要】分析来访者排尿困难的原因;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评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树立信心;经过心理干预,来访者逐渐走出了困扰自己的阴影,获得了“三好生”的奖励。

【关键词】创伤;应激障碍;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215-011

临床资料

男,19岁,大一学生,有一姐姐,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从小随父母亲生活。因为是男孩,受到父母的宠爱。学习成绩虽不算优秀,但不打架闹事,所以父母认为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亲常年有病,不能干活。母亲为了供姐弟俩读书,在当地小镇上开了个门店,做点小生意,维持家里的开支。

来访者自述:记得在我初中毕业的前夕,父亲病情加重,被诊断为尿毒症晚期,住进了医院。为了不影响我参加中考,家里人没有告诉我,在父亲生病的最后阶段,母亲把我叫到了父亲的病床前,父亲看着我,嘱咐我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要考上大学,日后还要照顾好你的母亲,……。”当时,我看见父亲全身浮肿,不能吃任何东西,只能靠打点滴维持生命,半个月后,父亲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我们。

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一直生活在他死去的阴影里,害怕疾病会传染到我身上,担心自己也会得“肾病”,对自己的排尿非常“关注”,每当心情紧张时,总会引起排尿困难,有时和别人一起进厕所,自己总是最后一个出来。为了减轻排尿带来的苦恼,我尽量控制自己少喝水,或是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有时尽量避开与同学一起上厕所,当没人去的时候我再去,但还是不能解决排尿的问题。我从有关书本上看到“前列腺增生”这个疾病,书本上写道:前列腺增生有排尿不畅的症状,会发展成前列腺炎,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形成尿毒症,严重者危及生命。老师,请您帮助我。

2心理评估

2.1外在表现:这是一个文静端正的男孩,衣着朴实、整洁,举止文明得体、待人有礼貌,目光接触中能正视咨询师,有接受咨询、改变现状的迫切要求。

2.2精神状态:开始阶段表情平静,叙述一般资料简单、清晰,谈到亲眼看见自己的父亲死去的情景时,十分难过,眼眶里充满了泪水。讲到自己现在的状况时,心情沉重,眉头紧锁,显露出痛苦和无奈,内心渴望摆脱排尿困难的症状。家庭贫穷和心理问题相互交织,相互缠绕,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压得他透不过气来,让他百感交集,衰怨自己的渺小和无能。

2.3躯体情况:1米78的个子,体形偏瘦,面色显得发黄,无重大疾病史,谈话过程中,注意力、领悟力良好,语句节奏稍慢,中间或停顿,饮食起居正常,无失眠,无其他特殊不适。

2.4心理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依据:来访者有明确的应激事件(父亲尿毒症病故),一直活在他父亲因尿毒症病故的阴影中,表现出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自己也有排尿不畅的表现,认为很符合“肾病”的条件,担心会像父亲一样得肾病。从而产生持续性焦虑,过分担心导致强迫性思维,来访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又无能为力,故前来心理咨询室向老师求助。

2.5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1]。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来访者亲眼看见自己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全身浮肿、不能进食、靠打点滴维持生命时,心理十分紧张和难过。由于父亲因尿毒症去世的,所以影响到来访者对自身的认识,对排尿行为非常关注,每当心情紧张时,便会出现排尿困难。

合理情绪行为理论分析,艾利斯合理情绪行为的理论的基础是A-B-C模型[2],即个体激发事件A反应后,并引起情绪与行为后果C,这种行为后果不是由A激发事件直接造成的,更多是的由个体信念系统B引起的。ABC理论让来访者认识到,正是个人的不合理认知,引起个人行为改变,导致焦虑情绪困扰。

3心理干预过程

3.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树立信心:来访者由于对自身的症状深感痛苦和焦虑,同时担心自身的问题会发展成尿毒症。因此,改变的动机是强烈的。在开始阶段,对来访者的倾诉给予充分的理解,引导他谈出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的负性情绪得到宣泄,降低焦虑水平。并给予适当的解释,让来访者知道他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咨询的问题范围,应通过咨访双方的共同努力得以解决。

3.2告知来访者,肾病是可以治疗的:为减轻来访者的心理负担,咨询师与他到当地一所权威医院,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经过泌尿科专家仔细的检查和询问病情,认为来访者没有肾病,主要是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排尿困难,并告诉来访者:“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太在意自己的排尿速度,只要心情轻松了,排尿问题自然会解决的。”

3.3与来访者商讨咨询目标:与来访者讨论影响他身体的主要问题,促进来访者思考,聚焦来访者的来访目标。通过交谈、讨论,澄清问题,达成共识。以减少最令来访者痛苦不安的强迫性思维为近期目标。进而降低其焦虑情绪,逐渐恢复正常的学习情绪,最终走出困境,重建新的自我认知体系,学会合理的思考,快乐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乐观地面对人生。

3.4探讨期望目标,达到目标的有效行为:寻找“排尿不畅”出现最突出的情境(上厕所人多时),思考为什么在人多时会出现“症状”(人多位少,自己排尿时间相对比别人长,怕影响别人排尿,不合理的认知)。放弃不合理的认知,调整心态,从容面对排尿。

布置作业:写出排尿不畅的最严重后果(会得前列腺增生吗?会发展成为前列腺炎吗?会导致尿毒症吗?)并要求得出结论,写在后面,每天默读三次。

学习放松疗法,当强迫性思维出现时,尝试从头部开始,逐段放松,把思维集中在放松的身体部位,结束后记录当时的体验。恢复体育锻炼。

3.5寻求社会系统支持:鼓励来访者多参加学校、班级社团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多与同学交流。

4结果

经过三次心理干预,来访者调整了自己的情绪,逐渐走出了困扰多年的阴影,开始审视自己的定势思维方式,换个角度看问题,试着学习让自己承担改变的责任。

情绪是心理状态的晴雨表,它既可以作为行动的内驱力,又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3]。从来访者的来信中得知,已参加了李阳疯狂英语学习班,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从宿舍跑步进入学校操场,练习疯狂英语,风雨无阻。还担任了英语俱乐部学习部部长,在英语俱乐部认识了好多朋友,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期末获得了“三好生”的奖励。

参考文献

[1]汪海燕.走进阳光地带[M].第1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2]游永恒.心理咨询案例集[M].第1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5

[3]杨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M].第1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