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创伤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凌凯

凌凯

(浙江省富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浙江富阳311400)

【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发生创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颅脑创伤病人213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统计其与创伤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行开颅手术方面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对于伴有PTE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主张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关键词】创伤后癫痫;颅脑损伤;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13-02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13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31例;年龄11~67岁,平均42.16±23.53岁,其中年龄小于等于18岁的患者28例,大于18岁的患者185例;根据受伤原因,交通伤121例,高处坠落伤75例,打击伤17例;闭合性脑损伤176例,开放性脑损伤37例。入院复苏后,GCS评分3~8分42例,9~12分93例,13~15分78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随访至伤后12个月。

1.2PTE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创伤后癫痫的诊断标准包括:(1)有明确的颅脑创伤病史;(2)既往受伤前无癫痫病史;(3)具有癫痫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全面发作和局部发作;(4)具备脑电生理学依据:具有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多棘慢波等典型癫痫波及局灶高幅慢波。(5)具有以下可能导致癫痫疾病之一的病例将予以排除:脑血管病、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脑发育异常等。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按照《中国颅脑创伤救治指南》进行积极救治,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颅内压、营养神经、营养支持治疗等,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改善微循环,对于头颅CT显示有明确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给予止血及预防癫痫药物治疗;对于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于正常范围内;对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征求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积极性去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或脑室外引流术。本组患者中,行手术治疗的共152例,全程保守治疗的共61例。

1.4随访

所有病例随访至伤后1年,记录其是否发生PTE,并详细记录PTE发生的首次时间、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类型等。

1.5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PTE24例,发病例为11.3%,其中伤后立即发生PTE的有11例(5.2%),伤后早期(2周以内)发生PTS的有8例(3.8%),伤后晚期(2周以后)发生PTS的有5例(2.3%)。将所有患者按是否并发PTE分为PTE组合对照组,对比分析显示,PTE组男性19例(79.2%),对照组男性163例(86.2%),两组之间不显著性差异(P>0.05);PTE组患者年龄不超过18岁的有9例(37.5%),对照组19例(10.1%),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TE组患者中重型损伤者(GCS评分3~8分)13例(66.7%),显著高于对照(51例,30.0%,P<0.01);PTE组患者中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8例(33.3%),对照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29例(15.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TE组患者中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对照组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52例,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组患者中存在皮层损伤者10例(41.7%),显著高于对照组(41例,22.2%,P<0.05);PTE组患者中行开颅手术19例(79.2%),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133例,70.4%,P<0.05)。

3.讨论

早期筛选出PTE的高位人群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降低PTE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PTE危险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患者的年龄、损伤严重程度、是否开放性损伤、有无皮层损伤等因素与PTE的发生密切相关。

对于颅脑创伤患者是否应该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意见。我国学者江基尧教授在一项1213例CT证实为脑挫裂伤患者的研究中发现,预防性服用苯妥英钠、丙戊酸钠不能预防PTE的发生[1]。但考虑到PTE对患者病情进展具有很大的危害,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因此对于伴有PTE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仍主张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尽可能的减少PTE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我们发现患者的年龄、损伤严重程度、是否开放性损伤、有无皮层损伤等因素与PTE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伴有PTE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主张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以降低PTE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江基尧,张浚,李维平等.抗癫痫药预防外伤性癫痫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20(3):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