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3

中国共产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浅论

陈兰

陈兰(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中国共产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就是把人文关怀思想引入党内生活,通过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政治上的关怀、精神上的鼓励、生活上的帮助、心理上的疏导等方法,对全体党员进行真情关怀和服务。这样把全体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因此,在大力弘扬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文关怀;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138-02

中国春秋时期孔子的“仁者爱人”开启了人文关怀思想之源。此后,人文关怀思想内容日渐广泛,涉及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教育、道德修养等多方面。人文关怀思想可谓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思想虽然涉及广泛,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从未真正实现过,但它所闪耀着人民间的关爱、人性中的关怀思想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正是批判地继承、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并根据时代和国情的特点加以改造从而发展为党内人文关怀思想。中国共产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人文关怀思想引入党内生活,通过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政治上的关怀、精神上的鼓励、生活上的帮助、心理上的疏导等方法,对全体党员进行真情关怀和服务,在党内形成相互关怀的氛围。这样才能把全体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十七大报告中也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人文关怀思想。因此,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大力弘扬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

一、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证。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党员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如党员工人下岗引发的心理不平衡问题;党员婚姻家庭的调适问题;中年党员面临来自社会、生活压力问题;空巢党员老人的精神孤独问题;灾难后党员心理障碍问题;党员的合法民主权利无法保障问题;由于社会腐败现象严重而引发的党员对社会的不满问题等等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这既不利于党的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无助于党内和谐。因此,江泽民指出:“不仅要关心干部的思想和工作,而且要关心干部的生活和生理、心理健康。”②只有在党内用人文关怀思想通过更多地关爱党员,使党员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从而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引导党员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党员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培育党员的心理和谐,从而实现党内和谐。党内和谐对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实现党内和谐,才能更好地促进政党关系、党群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的和谐,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整体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因此,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实现党内和谐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

二、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的重要要求

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产物,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建设对推动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历史上看,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既是不断探索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也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逐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党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党发展的动力;党内民主得到较好的发扬的时候就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做得比较好的时候。党内民主得到发展和完善,即使党内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纠正,这样就能推动党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的时候,就会出现对党员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党就会走弯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1956年到1976年二十年的历史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人文关怀的丧失,民主生活的破坏,有多少党员遭受身体上的摧残、心灵上的伤害,使他们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甚至失去生命,党员的组织生活,党组织的建设,更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党员对社会的贡献。从内容上看,党内民主首先是党内政治民主,党内人文关怀首先也是政治关怀。政治关怀就是关心党员在政治上的成长与进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2004年9月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了党员应享有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任何组织和党员个人都无权剥夺;不许任何党员享有特权;对任何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都应当予以追究;情节严重的必须给予党纪处分等内容。这就为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提供了保障。为党内政治关怀落到实处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政治关怀能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激情,对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有重大意义。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③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民主建设的重要要求。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健全程度的主要砝码,也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从目标上看,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内人文关怀思想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党的创新活力,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和目标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必须依靠我们党自己去探寻。只有重视并落实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才能更好地发展党内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保证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内关怀思想的体现和表现形式,随着党内关怀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党内民主也必然会越来越全面和越来越具体。因此,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的重要要求。

三、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巩固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的重要保证

党的领导无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还是组织领导,都离不开党对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关心、帮助、引导、激励,这也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内容包括政治关怀、思想关怀、生活关怀、精神关怀、心理关怀等几个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④当今,要把全党七千多万党员组织好、领导好、团结好并发挥好他们在各个岗位上的作用,需要很多领导方法和很高的领导艺术。而对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视无疑是一种最具有亲和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最容易为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所接受。只有把全体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关心爱护党员和基层干部,特别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⑤这不但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关键在于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基层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基层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骨干,他们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做好关怀党员、干部工作,把基层党员、干部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主体作用、基层干部的骨干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因此,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巩固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的重要保证。

四、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扩大党员队伍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仅有53名党员、几个共产主义小组。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已有七千多万党员、近四百万个基层党组织。无论从纵向上看,还是从横向上看,七千多万人、近四百个基层党组织都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而且,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还是一个特殊的、日益扩大的政治组织。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级别的组织机构之间,都会有政治、经济水平和程度的差异。如果该组织要良性运行,就需要组织内部有一套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来对其成员和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与协调。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可以成为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帮助化解党内矛盾,激发党内活力,营造党内和谐氛围,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实践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队伍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⑥。

五、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做好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而这正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功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在实际工作的运用和体现。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特征。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要根据党员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只有在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指导下,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渠道和主要载体,离开了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就缺乏持久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形式。不管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是落实党内关怀思想,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入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治安等方面的工作,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尽可能地降低包括党员在内的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最大的人文关怀,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关注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促进基层党员的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引导党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引导党员加强自身修养,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总之,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党内人文关怀思想的终极目标。党内人文关怀思想是是做好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党内人文关怀思想工作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日臻成熟,愈亦彰显其时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特光.《积极构建党内人文关怀服务长效机制》,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一期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3]《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第47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68页

[5]《人民日报》,2004年09月27日.第一版

[6]刘树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世纪桥,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