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

吉格买提·吉布森

(新疆天地华泰采矿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呼图壁县831200)

摘要:中国是煤矿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煤矿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就需要企业在生产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再通风系统上的投入,确保通风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

1煤矿通风系统概述

对于煤矿井下作业而言,煤矿通风系统的存在尤为关键,其能够保持井下作业具有较为安全的工作环境,在输入新鲜空气的同时,能够排除有害气体,保证井下工作的正常进行,是矿井生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矿通风系统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十分必要。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类型较多,可以根据驱动风流动力差异将其划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式通风两种形式。机械通风系统,是指利用一些机器实现对井下空气的驱动作用,从而起到维持环境中空气清新、安全的作用,该种方法主要是由人工操作,因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漏洞。自然通风系统,是指利用自然空气实现井下环境中空气的流动,该种通风系统的操作方式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通过井下工作环境的风速、风量等难以控制,还需要考虑到风压等问题,所以相对于机械通风系统而言,自然通风系统的稳定性较弱。自然通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并非独立存在,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会将上述两种通风方式结合在一起,并按照实际工作环境给予科学、合理的布置,这样不仅可以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2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极易诱发火灾、坍塌、粉尘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是通风系统稳定性不佳,此时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声誉。

3煤矿通风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1通风监控系统性能不足

通风系统功能不强:一般来说,煤矿通风系统包括通风动力设备、风流控制与监测设备、通风装置和通风巷道等4个部分,其根本任务就是在结合相关技术及措施的基础上,对通风的风向和风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不断优化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但是现阶段,在很多煤矿井下通风系统中,不论是通风动力设备还是风流相关的检测和控制设备,都存在着性能不够强大的问题,因此煤矿的实际通风效果也不理想。煤矿通风系统在受到环境和技术的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通常会出现通风系统功能不完善、回风地段受到的阻力增加、调节功能失效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矿井的通风效果,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传感器质量差:传感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切地说煤矿通风监控系统能否准确地检测、反映出设备参数和被测环境,其关键就在于传感器。现阶段与煤矿通风监控系统相关的传感器类型很多如瓦斯、CO、CO2、O2以及风速风量等拟量传感器、风门开关状态、机电设备馈电状态、机电设备开停等开关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虽然能满足煤矿通风监控系统的需要,但是其在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方面却存在不足。

3.2通信协议规范性不足,可集成性差

通信协议的规范性不足主要是指没有考虑到矿井爆炸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因此生产厂家缺少统一的总线标准。现阶段,不同煤矿通风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都是不同的,不具有兼容性,从而导致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之间缺乏互换性和互操作性,因此可集成性较差,这样不仅不利于煤矿通风系统监控系统的功能扩展,而且还会影响到通风系统资源的有效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从而阻碍了对矿井的安全管理。

.3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完善

在进行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的施工时,相关人员对于设计审核环节和竣工验收环节的管理力度不够,通常会出现传感器安装数量较少或是有的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当或没有设置如通风瓦斯参数传感器等。对于矿井通风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也很不足,如未设置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及机构、对矿井通风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的考核标准也不完善等。此外,相关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还有待改善,如不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调校传感器,使得传感器出现误挂、混挂,不及时断电、报警等故障;传感器出现故障时,不及时维修调校等,从而为煤矿井下作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4提高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对策

4.1提高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原则

提高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保证通风系统具有一定的通风能力,能够保证风流能够正常有效的流动;(2)合理安排通风的设备,使通风系统内部维持动态平衡;(3)设置可靠的通风安全系统,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4.2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对策

在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下述具体对策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1)确保通风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2)对井下通风系统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争取做到能够人工控制,使设备能够准确的运行;(3)保证井下环境空气的清新自然,能够排出粉尘等一些能够导致爆炸等危险现象发生的气体;(4)定期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检查一切能够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并借助相关措施给予解决,有效降低自燃灾害事故的发生率。

4.3加强系统的维护工作,完善管理制度

在改造、优化系统的同时,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工作也很重要。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根据相关的规定按时调校传感器及其他设备,而且还要及时对传感器及其他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对于一些有损坏的设备应及时予以更换。此外,还应积极完善管理制度。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是煤矿通风监控系统施工过程中的2个重要环节,须严格把控。管理人员不仅要积极督促施工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传感器的设置,而且还要积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煤矿通风安全制度、矿井通风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的考核制度等,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从而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发挥煤矿通风监控系统的作用,切实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性。

4.4统一通信协议,规范监控系统

在煤矿通风监控系统中,通信协议的不统一不但会使得相关人员不能随意地对系统进行升级或是改造,而且还会导致系统配套受制于人、设备重复购置的情况发生,因此国家应统一煤矿通风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采用统一化的SQL数据库和数据格式,从而为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利于系统的资源共享,更好地实现对通风监控系统的管理。

5结论

煤矿井下的通风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矿井的通风是井下安全作业的重要保障,因此其不仅会影响到矿井下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对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应及时发现煤矿通风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还应积极改善并完善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从而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梁凯.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07):38-39.

[2]徐长奇.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2):102-103.

[3]吴凯.矿井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价[J].煤矿现代化,2018(05):153-156.

[4]张德泽.煤矿通风系统抗灾防灾能力论证[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0):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