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口腔保健在龋病预防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自我口腔保健在龋病预防中的作用分析

李林娜

李林娜(贵州大学校医院口腔科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口腔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而且会引起交际困难和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龋病作为口腔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但是龋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在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本文通过分析龋病的发病原因,探究自我口腔保健在预防龋病中的作用,以在龋病的预防工作中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自我口腔保健龋病预防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274-01

龋病作为两大口腔疾病之一,一直影响着很多患者的日常生活。龋病早期一般没有疼痛感或不适感,只有经过专业的牙科检查才能发现病牙上的黑点或白斑,龋病进一步发展会形成龋洞,在咀嚼时遇到辛辣、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时就会有疼痛感,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最后牙体破坏就会变成残根、残冠,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牙齿丧失,咀嚼产生困难,影响正常生活,直接影响身心健康。龋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通过日常自我口腔保健和专业口腔检查是完全可以预防龋病的发生的。

1龋病的发病原因

关于龋病的发病原因有众多学说,目前公认的学说为四联因素学说,即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发病机制为致龋性蔗糖和碳水化合物贴附于牙齿表面,然后与唾液蛋白反应形成获得性膜,在适宜的温度下在菌斑深层产酸,破坏牙齿有机质,从而形成龋洞。

(1)细菌:致龋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为主的产酸菌,可分解碳水化合物产酸,破坏牙齿的无机质;另一类是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会破坏牙面有机质而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在龋病的发病中其重要作用的是食物和唾液。其中食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一方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细菌的主要能量来源,细菌通过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酸,有机酸一方面利于进一步产酸,另一方面也会使牙体组织脱矿。唾液的分泌量发生变化时都会增加龋病的发病率,如唾液分泌有问题的人其龋病发病率较高。当唾液的分泌失衡时,如唾液内乳酸含量增加时,也会导致发病率的增加。

(3)宿主:牙齿是致龋菌的宿主器官,牙齿的状态、矿化程度和健康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龋病的发病率。

(4)时间:龋病的发病往往需要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出初期龋到形成龋洞大概需要二年时间,因此致龋菌、适宜环境、宿主这三个因素只有同时出现一定长的时间,才会发生牙齿龋坏。

由此可见,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改善它的一方面发病诱因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龋病的发病率。

2自我口腔保健在龋病预防中的作用

2.1科学的刷牙方式

首先,在一个家庭中或集体中,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口腔健康也不尽相同,应做到一人一刷一杯,以避免疾病的相互传播,避免交叉感染。其次,应选择正确的漱口液,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含氟量的漱口液,漱口液的活性成分控制致龋菌,保护牙齿健康。另外,正确的选择牙膏,采用合理的刷牙方式,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特别适合与易患龋病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刷牙时可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可以有效清除各个牙面以及牙龈沟内的牙菌斑,以降低龋病率。最后,应科学使用牙线清理牙间隙,牙间隙最容易聚集致龋菌以及软垢,在刷牙的同时,应配合压线清理牙间隙,以彻底清洁牙齿。

2.2注意口腔健康

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科学用氟,氟化物的摄入可以减少牙齿的溶解度并促进牙齿的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的生长,以达到预防龋病的作用;但是过量氟的使用也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因此在用氟时一定要经医师的指导。另外,应注意糖等食品的食用,少喝碳酸饮料,糖是公认的一种引起龋病的危险因素,经常用糖或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会使牙齿脱矿,增加龋病的发病率,因此在生活中应倡导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并及时用清水漱口。

2.3定期口腔检查

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由于龋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发现,而到中期出现不适和疼痛感的时候才发现,治疗起来会更为复杂。因此,一定要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也要选择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只有这样才能及早得发现病变并进行治疗,以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另外,提倡每年洗牙一次,以全面清理口腔中的致龋菌、牙龈沉积以及牙石,最大限度得保证牙齿健康,避免龋病发生。

3总结

口腔健康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龋病作为两大口腔疾病之一,长久以来一直影响着很多人的口腔健康。但龋病的发病因素众多,只要多加注意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科学的自我口腔保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牙齿的龋变,如科学的刷牙方式、合理用牙、定期的口腔检查等,都能保证口腔健康,预防龋病,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刘月兰,吴海燕.3-6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干预措施[J].中国校医,2009,23(5).

[2]徐映红,黎昌,健杨松.木糖醇在牙膏中的应用现状[J].牙膏工业,2006,20(4).

[3]杨骏,朱洪水,郭菁.可摘局部义齿基托树脂加氟防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7).

[4]盛江药,黄正蔚,刘正.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与亲代菌株质子移位膜ATP酶活性的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05,14(1).

[5]卞余有.口腔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