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对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系统化护理对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李玉兰

(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对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精神病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病情得到较大缓解,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认知能力和个人整洁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病表现、社会性退缩情况及社会功能障碍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oleofsystematiccareintherecoveryofsocialfunction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MethodsselectourJune2015toApril2017treated300cases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ccordingtothedifferentmethodsofnursingcaretopatientswere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150patientsineachgroup.Controlgroupusingconventionalpsychiatriccar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systemic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ofdiseaseseverityandsocialfunctionrecovery.Resultsnursingbeforetheillnessseveritydifferenceoftwogroupsofpatientswith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nursing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patientsafterillnessalleviategreatly,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socialcognitiveabilityandpersonalcleanlinesslevelscorewe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controlgrouppatients'mentalperformance,socialwithdrawalandsocialdysfunctionscorehigherthan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twogroupsofpatientsafternursingdatacontrast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schizophreniapatients'systematicnursingcaneffectivelyalleviatethepatient'scondition,promotethesocialfunctionofpatientswithrecovery,improvetheabilityofthepatient'ssociallife.Itdeserves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systematiccare;Schizophrenia;Socialfunction

精神分裂症是多发病于青壮年的严重精神科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感变化、性格变化、语言表达异常及多疑敏感等。患有该病症的患者经常出现生活自理障碍和社会功能障碍,对患者及其周围人群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能仅仅是稳定患者的病情,而应该尽量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中男性74例,女性76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5.21±5.14);未婚22例,已婚128例。观察组中男性72例,女性78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6.31±4.98)岁;未婚23例,已婚1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2]诊断标准,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精神病护理,包括心理、饮食及生理活动等方面。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具体如下:(1)康复训练:入院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准确了解患者发病程度,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生活技能、文化娱乐、人际交往及社会技能等方面。(2)心理指导:及时和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详细的向患者介绍病症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式等,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症的信心。(3)家庭护理:在于患者交流的同时不能忽视与家属的沟通,给患者和家属搭建沟通桥梁,家属的支持能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4)健康教育: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展合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知力,并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整和与人交流。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均采用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在社会认知能力和个人整洁程度等指标,分值越高说明社会功能恢复越好;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病表现、社会性退缩情况和社会功能总体缺陷等指标,分值越高表示社会功能恢复不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笔者将所得的数据均录入Excel2007整理后导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х±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PRS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表示对照组患者病情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重;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均有所降低。两组患者BP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BPRS评分对比(?х±s,n)

3讨论

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来看,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为25.36±5.55分,对照组患者35.21±5.86分;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精神分裂症主要是以人的认知和基本思考结构破裂为征兆,最终表现为行为、思维及思维活动与环境出现不协调的状况[3]。这种病症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大部分的学者更支持多基因遗传学说,主张环境因素和致病基因联合作用导致了这种病症的出现,在发病过程中内分泌因素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4]。系统化护理是以在最大程度上让精神分裂症患者尽快恢复社会功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这种护理模式包括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必要的心理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内容,最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5]。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了系统化护理之后对病情恢复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孟令霞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6]中通过对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分析护理情况,最后得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使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让患者的症状缓解,更快的康复这一结论,与本文研究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尽快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陈昵.系统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31):26-28.

[2]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3]JieminLi,VickiDrury,BeverleyTayloretal.Asystematicreviewoftheexperienceofolderwomenlivingandcopingwithtype2diabet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practice,2014,20(2):126-134.

[4]刘金秋.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13-214.

[5]张苏静.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205-4206.

[6]孟令霞.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1):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