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蓄冷及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水蓄冷及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冯禹铭

深圳市富士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现已有很多建成的水、冰蓄冷空调系统,这些空调系统以其精心的设计、优质的施工、稳定的运行,既确保了工程质量,又满足了设计要求,并在运行费用节省、“移峰填谷”、变电设备投资减少等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某工程为背景,计算了蓄冷量和总全日冷量之间的最佳比率,并探讨了水、冰蓄冷空调系统各自的适用范围,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蓄冷;冰蓄冷;经济分析;空调系统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空调也越来越普及,相应的电力消耗也快速增长,高峰电力日益紧张,而离峰电力又无法充分应用。所以,目前很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电力“移峰填谷”、电力供应平衡与电能的合理利用等问题。通过推行“分时电价”等鼓励性政策,大幅推进了离峰电力使用的积极性,这样离峰蓄冷技术便获得发展,而水蓄冷与冰蓄冷空调系统便是两种常用的蓄冷空调系统,为此很有必要分析它们的技术经济性。

一、水蓄冷

一般水蓄冷是指通过3~7℃的低温水来蓄冷,且能直接匹配常规系统,不必专门购置其它设备。它具有很多优点,如省投资、低维修费、简单管理等。然而水只具有较低的蓄能密度,仅可以储存水的显热,所以需要大面积的蓄水槽。倘若借助高层建筑中已有的消防水池,则不必专门设置蓄冷水池,能节约大量的占地。要想将建筑中的消防水池加以利用,则应在对蓄冷槽及制冷机的容量进行确定时,应先按消防水池的具体容量,将蓄冷量算出,再结合剩余负荷量,将冷水机组的实际制冷量加以确定,最后再校核冷水机组可不可以达到夜间蓄冷的要求。

二、冰蓄冷

冰蓄冷以冰为主要介质,按制冰形式,可划分蓄冷系统,一般包括部分和完全这两种蓄冷。其中部分蓄冷以其能降低高峰空调的耗电量、低初投资的优点而被较多采用。而具体在确定部分蓄冷的装置容量时,通常有以下情况:

1、在夜间空调系统不运行,只是在白天运行而已,又或空调在夜间具有较少的运行负荷。基于这种情况,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来帮助最佳制冷机的平衡进行选择:

其中,qc表示基点为空调工况的时候,制冷机的实际制冷量,单位kW;Qs表示蓄冰槽容量,单位kW;N1表示制冷主机白天在空调工况下实际运行的小时,因为制冷主机白天很难不全是满载运行,所以进行计算时,这个值可这样取值(0.8~1.0)n;N2表示制冷主机夜间在蓄冷工况下实际运行的小时;Cf表示冷水机组的有关系数,即蓄冰工况下和空调工况下,冷水机组制冷能力之间的比值,通常离心式和活塞式这两种冷水机组是0.65左右,而螺杆式冷水机组是0.7左右,这主要取决于机组型号及工况温度。按照上述公式,再结合实际工程,便能算出需要配置的冷水机组的实际蓄冰槽容量和制冷能力。

2、在夜间空调系统部分运行,且需要较大的冷负荷。鉴于此,通常先根据夜间需要的冷负荷,选择合理的基载主机,再将由基载主机承受的负荷,从总负荷中加以扣除,然后根据第一种情况,来配制合理的蓄冰槽和冷水机。

三、分析工程实例

某栋高层建筑具有15000m2的总建筑面积,空调占12000m2的面积。总建筑高为54m,属于一类高工程。以办公为其主要功能,空调一般从8:00运行至18:00,有效的消防水池容积是600m3。设计的全日最高负荷、全日总冷量、空调单位面积总冷量分别为1232kW、9853kW、76W/m。

1、水蓄冷空调系统

由于常规什螺秆机顿汉布保护低温是4℃,所以将水池取冷、回水温度分别设定为5.5℃、12℃,则蓄冷量总共是4524kW。因为冷量损失存在,故确定能利用的实际冷量是4060kW,并以5000m2的面积来负担空调,且制冷主机具有6844kW的容量,即蓄冷量在总冷量中的比是41%(4060/9854)。通过696kW的一台立式螺杆机组,来达到蓄冷池夜间蓄冷的要求。水池供冷系统为开式,为了节约运行空调系统时的费用,所以应尽量减小蓄冷池供冷泵的实际扬程,即在设计系统时,整幢主楼可被划分为高、低区,其中低区空调占5000m2,以蓄冷池进行供冷,且系统为开式;而高区空调占7000m2,以制冷机进行供冷,且系统为闭式。具体的冷冻站情况见表1。

表l在水蓄冷冷冻站的各种概算和配置

2、冰蓄冷空调系统

选用部分蓄冷。

按qc=Q/(CfN2+N1),可得qc=9854/(0.7×8+8.5)=700kW

按Qs=qcCfN2,可得蓄冰槽容量Qs=200×0.7×8=3920kWh

由此可见,应选用700kW的一台双工况螺杆水冷机组,且蓄冰槽具有3920kWh的蓄冷量。具体的冷冻站情况见表2。

表2在冰蓄冷冷冻站的概算和配置

比较上述两种方案和常规空调系统的具体经济性见表3。

表3比较常规、冰、水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表3显示,水蓄冷空调系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比如节能、初投资节省等方面,这种系统充分发挥了建筑物中固有消防水池的作用,不会再占用任何建筑面积,能节约大量的机房面积。然而,却不可以由此而将水蓄冷完全肯定,却将冰蓄冷加以否定,其实它们二者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以下便进行具体分析:

按照公式:

可以将蓄冷槽的实际蓄冷比率得出来:

针对普通的办公用建筑,N1、Cf、N2都已经被确定,即分别取8.5、8、0.7,所以,

基于该比率,制冷机配置蓄冷槽容量最佳。针对冰蓄冷空调,由于蓄冰槽能按照实际的蓄冷量值来进行配置,而不受限制,所以便能按照该比率,来将蓄冷量加以确定,进而配置出与之相应的蓄冰槽和制冷机。而针对水蓄冷空调,由于所用的是建筑原有的消防水池,且这种消防用水池的容积仅关联着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而和建筑面积之间并没有关系存在。所以鉴于此,针对建筑物具有较大空调面积的情况,由消防水池来蓄存的实际冷量与全日总冷量相比,如果所占的实际比率非常小,比如比39.7%小很多,则建议选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而针对建筑物具有较小空调面积的情况,由水池来蓄存的实际冷量与全日总冷量相比,与39.7%非常接近,甚至比39.7%还高,则建议选用水蓄冷空调系统,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水系统的分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空调系统,蓄冷空调系统能很好地均衡电网电力系统的峰谷负荷,以增强发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经济性。目前,在电力部门推行峰谷时,基于电价政策的支持,通过使用蓄冷空调系统,用户能将运行费用有所节省而受益,因此其国民经济意义十分关键。而现阶段中央空调系统以水、冰蓄冷这两种蓄冷方式最为常用,但究竟该选用那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来分析技术经济以后再加以确定。

参考文献:

[1]张桂萍,刘永丽,徐冰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应用与发展方向[J].低温建筑技术,2015,37(06):17-19.

[2]方贵银.蓄冷空调系统经济分析与比较[J].制冷,2000(04):58-62.

[3]陈勇.相变蓄冷空调在基站应用中的经济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3.

[4]汪向磊,王文梅,曹和平,杨刚,李想,鲍风亮.蓄冷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山西化工,2016,36(01):34-40.

[5]王汉青.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策略[J].中南工学院学报,1996(0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