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中提高中职生医学检验技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如何教学中提高中职生医学检验技能

关红梅

关红梅

河南省焦作卫生医药学校454001

摘要: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医学检验工作的专业人才。检验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检验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对中职生而言,这是一个难点。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对专业课程优化组合,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采取先难后易、梯次推进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检验;中职生;技能

1优化课程安排,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1统筹安排

一是把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从医学检验专业对中职生的教学大纲要求着手,制定需严格考核的实验技能内容并落实到授课老师、带教老师人头,实行责任负责制,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随时发现、随时纠正、随时指导,并确保每个学生达标、熟练掌握为止。二是建立实验课随堂考核制度,增加随堂考核的次数,优化随堂考核的方式,细化随堂考核内容。随堂考核内容涵盖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既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又体现学生实验时的工作作风;考核时,既有同学互考,又有老师统考。这些方式方法的优化细化,极大地激化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1.2优化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重点改进实验课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引导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一是增添设计性实验。老师只提供标本,如痰液、尿液、粪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自己配制培养基及做实验前的准备,分组提交设计报告,待审批后以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协助下完成整个实验程序。二是增设讨论性实验。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当的操作、出现结果与预期不符的现象、误差的分析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讨论,并形成讨论性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营造各种学习环境,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2.1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数码显微互动技术,使传统的抽象形态学教学直观化、具体化、立体化,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信息传递的单向性,教学组织低效率等诸多缺点;利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高度互动的教学平台,大大提高了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2拓展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实验与实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深度合”。一是在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模式,即教师在学校的实训室模拟临床场景,指导学生操作。摒弃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二是聘请了临床一线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技师作为兼职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校内实践性教学及校外医院顶岗实习。三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已与本市实习教学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校内模拟实训实验室拓展到临床,利用周末,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学习检验科岗位的基本职责,熟悉常用设备,了解检验医学新动态及检验操作规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极好。通过实践,学生们提高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拓宽了视野,极大地增强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创造实践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学以致用

学生要真正掌握检验技术,必须有初步应用过程的体验。为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我校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如果学生自己有设计性实验,先书面申报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的计划、最后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器材的清洗与消毒等各个环节),同意实施后约定实验时间自己动手操作;有一至两名指导老师在一旁协助完成。

3精心指导,提高检验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

进入临床实习后的核心目标是:全面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项检验技术解决各种临床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为规范化管理,在实习前我们给每个学生都印发了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手册。学生根据实习手册,结合实习医院具体条件,轮转科室。在此阶段,带习老师要注意把握的教学原则是:放手而不撒手、放松而不放任,要让学生从临床实践中,确实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是理论与实验技术综合运用的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检验技术,为今后的发展和提高做好技术储备。对学校、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需求,能创造性地使用甚至发展医学检验技能的医学人才。

结论

在教学中,须考虑中职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置课程,营造技能培训的氛围,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检验技能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合格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桂,王艺静,刘成侠.检验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2]桂新春,颜冰楠.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效果[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归改霞,张庆远.见习式实验教学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4期

[4]鲁建国,赵华栋,南菁,杨媛.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03期

[5]郭刚,邹全明,吴超,刘开云,曾浩.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与专科的不同教学模式初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09期

[6]刘小友,耿仁文,谭剑.临床医学教学效果现状的调查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4期

[7]严征,李新华,张丽荣,刘丽,朱焱.不同实习模式下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翟云鹏,印晓星.优化药理学理论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06期

[9]孙宇.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J].中国教师2010年S2期

[10]李立新,罗奇志,余平.提高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