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闫海周

闫海周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课堂互动,更能够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激发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知识。然而,在部分初中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和死板,使得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很难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如何掌握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师所探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这使得课堂提问失去了基本意义,“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充满了数学课堂。对于这种问题,学生们只是机械的回答“对与不对”、“是或不是”,甚至都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就更不用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了。在笔者看来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其有许多技巧需要教师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够将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出来,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目标。

1以激发兴趣为主,精心设计问题

在初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因为数学课程难而选择放弃,实际上数学课程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难么难,只是他们因为对数学课程不敢兴趣而不愿意动脑而已。想要使学生们喜欢上数学课程,就必须要让他们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而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在这里笔者要强调一点,问题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对不对?”、“是不是?”这种毫无意义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例子作为引导,来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只要你们按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字,我就能猜出你们每一个人的年龄!”

生:“不可能!”

师:“用你们的年龄乘以3,减去7,然后在除以2,说出你们的结果!”

生A:“19!”

生B:“17.5!”

生C:“16!”

师:“你们三个人,A15岁,B14岁,C13岁!”

同学们都很惊讶!

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求出来的吗?”

生:“想!”

师:“那么就请你们跟老师一起来探究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秘密!”

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课前小提问,却将学生们的兴趣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所以说课堂提问一定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2以认知水平为主,恰当把握难度

在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后,数学学科的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使得学生很容易会出现畏难心理,这是致使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出现偏科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其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数学,去征服数学,而不是成为一个畏惧数学的“失败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提问的难易度,保证自己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知识范围以内的,是他们能够理解和进行解决的,只有如此才能够使课堂提问变得有效果。

3以启发引导为主,做好思维拓展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工作就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学会的是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能够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学会解答例题的技巧,但当老师以例题为基础变化一下形式,学生们就又不会了。这种情况是数学教学中非常常见的,同样也是最令老师头疼的。其实根源并不在学生,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以至于不能有效的进行思维拓展,进而无法解答出变形题。笔者在进行勾股定理的教学时,就利用下面的方法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师:“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一条直角边长为3厘米,另一条直角边长为4厘米,那么它的斜边长为多少厘米?大家猜想一下,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画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三边长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教师提问的驱动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在纸上,通过长方形与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加上之前所学的计算面积的方法,从而得出结果,并推算出勾股定理。

4以悬念提问为主,实现内在驱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悬念性往往会成为提问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质疑的特点,将提问设置的具有一些悬念型,来让学生进行解答,从内部实现对他们的驱动。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笔者就通过巧设悬念实现了对学生的内在驱动。师:“请求出2x2-3x2+1=0两个根的积与和。”生:“一个根为x1=1,另一个根为x2=0.5,两根之积为0.5,两根之和为1.5!”师:“嗯!很好!那如果我们不求出它的根,能不能求出根的积与和呢?”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在笔者的指引下得出在一元二次方程a+bx+c=0的情况下,两根之积等于c/a,两根之和等于-b/a。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对公式加深印象,从而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结论: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方面和种类,但无论是何种提问方式、何种提问技巧,都必须坚持一个重点,即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问题的作用,使课堂变得活起来,进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拓宽学生解题思维的教学目的,为学生将来的高难度数学知识学习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蔡志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及有效性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5):142~143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