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与速尿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甘露醇与速尿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观察

卢俊波

卢俊波(绥化市第一医院152000)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240-02

【摘要】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速尿治疗肝硬化腹水与白蛋白联合速尿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差异。方法270例肝硬化患者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白蛋白组。甘露醇组每日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加速尿20mg;白蛋白组每日静脉滴注白蛋白10g加速尿20mg,疗程为5-7d。结果两组疗效及腹水消退时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醇联合速尿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甘露醇速尿肝硬化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应针对病因与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治疗[1],当患者的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较低时,对限钠及利尿等治疗效果较差[2],同时输注白蛋白或血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蛋白价格昂贵,应用甘露醇代替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70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肝硬化诊断标准,同时合并张力性腹水。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已除外肝癌;(2)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血清肌酐<256μmol/L;(4)凝血酶原时间≤17s;(5)Child-pugh分级为A、B级。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两组,甘露醇组140例,男96例,女44例,年龄21-81岁;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76例,酒精性肝硬化32例,原因不明者32例。白蛋白组130例,男90例,女40例,年龄22-79岁;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72例,酒精性肝硬化30例,原因不明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超检查及生化检查等方面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休息、合理饮食、限液体、护肝及氨体舒通利尿等常规治疗,甘露醇组每日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加速尿20mg,白蛋白组每日静脉滴注清蛋白10g加速尿20mg,疗程为5-7d。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及少尿等症状的改善,治疗前1周尿量和治疗1周平均每日尿量,以及B超检查腹水消退情况。

1.4疗效评定:(1)显效:1周内腹水消退,经2周未再出现或仅有少量腹水,远低于治疗前水平,乏力、纳差、腹胀及少尿等症状明显改善。(2)有效:2周内腹水明显减少,乏力、纳差、腹胀及少尿等症状改善。(3)无效:2周内腹水无明显减少。乏力、纳差、腹胀及少尿等症状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电解质紊乱被纠正,腹水得到有效控制。甘露醇组140例,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116例、20例及4例,总好转率为97.01%;白蛋白组130例,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102例、22例及6例,总好转率为95.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尿量比较:两组治疗前1周和治疗1周平均每日尿量组内比较,甘露醇组治疗前平均尿量520±210,白蛋白组540±200;治疗一周后,甘露醇组尿量为2400±260,白蛋白组230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063和45.420,P均<0.001);两组治疗1周平均每日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2.3B超检查腹水消退时间:治疗1周腹水消失率:甘露醇组为76/140例(54.28%),白蛋白组为64/130例(49.23%);治疗2周腹水消失率:甘露醇组为124/140例(88.57%),白蛋白组为106/130例(81.5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345和0.431,P均>0.05)。

2.4两组均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无严重电解质紊乱,亦未发现有长期应用甘露醇后肾小管损害。

3讨论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为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它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钠、水在近曲小管大量重吸收并积聚在腹腔[3],速尿在髓袢升段难以发挥作用,而高醛固酮血症,使在远曲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而钾排出降低,对速尿可产生抵抗,且肝硬化时由于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加,引起水、钠潴留不平衡,常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因此常规治疗特别是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低者效果欠佳,临床上常用白蛋白或血浆扩容以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恢复利尿剂的敏感性,使腹水减少。但由于白蛋白和血浆价格昂贵且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探讨应用替代品的研究较多。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液,不被组织利用和分解,可使组织间液迅速转移入血管内,使血容量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且甘露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渗透性利尿使水、钠重吸收减少,也影响集合管对水的再吸收,使排水多于排钠,此有助于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纠正,对白蛋白无效者同样有效。用甘露醇后门脉压升高,而加用速尿后使扩张的血容量迅速恢复,不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对肾功能亦有保护作用。用甘露醇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希贤.临床消化病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1024.

[2]石碧坚.OMGE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J].胃肠病学和肝病杂志,2003,12(1):21.

[3]徐克诚.消化病现代治疗[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