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李黎

慈利县人民医院湖南慈利427200

【摘要】目的:分析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头颈手术患者10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均进行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分析修复效果。结果:100例研究对象中完全存活98例,占98.00%,其中2例出现皮瓣坏死,占2.00%,具体表现为:皮肤伤口感染、裂开,皮瓣坏死,及时将坏死的组织清除,进行换药、经静脉输注白蛋白、血浆以及红细胞、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液等治疗之后,创面延迟愈合,在2月内基本痊愈,患者吞咽以及进食功能良好。结论: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可有效提高头颈手术患者的修复成功率,降低皮瓣坏死率,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关键词】胸大肌肌皮瓣;头颈手术;应用效果

头颈手术患者往往需要大范围的切除,普遍存在较大的组织缺损,通常均需要局部整形、重建,即刻修复术后缺损部位,可较好的保留患者头颈部功能,患者也更愿意接受大范围切除手术,临床研究认为,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手术中取得的修复效果良好,基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应用到头颈部任何地方的整形修复中[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特随机选定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头颈手术患者100例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头颈手术患者100例,均满足头颈部手术指征,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女性42例,男性58例,年龄界限在46-70岁,平均年龄为(58.11±6.26)岁;体质量在19kg/m2-26kg/m2,平均体质量为(22.36±2.14)kg/m2;病变类型:下咽癌12例、舌根癌19例、20例口咽侧壁癌、13例软腭癌、36例扁桃鼻癌。所有研究对象、家属于研究前均知情本研究,并对《知情同意书》阅读签字。剔除肝、肾、肺、心等脏器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联合根治术治疗,术前予以平阳霉素(国药准字H20123357;生产企业: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规格:8mg)80-160mg进行诱导麻醉,将所有研究对象头颈部的病变组织切除,结合具体情况设计皮瓣,予以胸大肌肌皮瓣进行Ⅰ期修复,其中68例选取肌皮骨复合皮瓣、15例选取双皮岛瓣、8例选取带皮肤蒂胸大肌肌皮瓣、5例选取肌皮骨复合皮瓣、4例选取斜方肌瓣、颊脂垫瓣复合胸大肌肌皮瓣。肌蒂最短14.6cm,最长24.6cm,变组织修复面积是4.2cm×5.9cm-14.6cm×29.9cm。

2.结果

100例研究对象中完全存活98例,占98.00%(98/100),其中2例出现皮瓣坏死,占2.00%(2/100),具体表现为:皮肤伤口感染、裂开,皮瓣坏死,及时将坏死的组织清除,进行换药、经静脉输注白蛋白、血浆以及红细胞、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液等治疗之后,创面延迟愈合,在2月内基本痊愈,患者吞咽以及进食功能良好。

3.讨论

本文研究示:100例研究对象,存活率为98.00%,坏死率为2.00%。证实了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在头颈部手术修复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头颈部手术患者首选的修复手段,在临床中借鉴、参考价值较高。结合实践经验,对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的优势进行以下总结:①具有丰富的血供,对于切口感染抑制效果较好,对于口腔、鼻腔以及咽腔等潮湿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对植床并没有较高要求。对于放疗的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并且术后病人对放疗耐受性也较高。②具有较大的瓣组织量,对于术后大型创口的缺损效果较好,与单侧皮瓣比较,对于凹陷性缺损填塞、外形恢复的效果均较好[3]。③恒定的瓣血管蒂解剖结构: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的血供丰富,手术的成活率较高。④可有效修复眶下部等其他头颈缺损部位的修复。⑤隐蔽的供瓣部位:修复手术之后可以直接缝合创面,外露畸形的发生率极低,不会对供瓣区域造成较大影响,手术体位也无需变换。

手术的治疗效果与设计、切取组织瓣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手术前、中结合患者具体的缺损情况,合理设计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的蒂长度、蒂部走向、大小以及形态等,延伸皮瓣下端直至肋缘,切开皮肤之后,在其外缘1cm的地方切开皮下组织,保持肌肉接触肋到肋骨骨膜平面。术中可以先切开内侧肌层,而后对大小肌进行分离,详细探查胸肩峰血管情况,对于胸肩峰血管过细者,则需要加用胸外侧动静脉[4-5]。本研究中,2例出现皮瓣坏死,占2.00%。对皮瓣坏死的原因分析如下:①术中揉搓肌皮瓣,损伤了皮下血管网。②肌蒂过长、过窄。③没有完整的保留胸肩峰动脉外侧穿支。④缝合创口时张力较大,增加了局部组织的继发感染率。

可结合患者具体病变情况适当的改进手术方式,对于肥胖的女性,如果展开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术,极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咽腔狭窄等情况,由于患者脂肪含量较高,下部脂肪组织极易与皮瓣分离,导致皮瓣部分供血不足,女性实施该手术治疗,对乳房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极易引发乳房畸形等并发症[6-7]。因此对于头颈部手术患者,尤其是女性,在实施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术治疗中,应注意保留患者胸部皮下脂肪组织、胸部皮肤、乳腺组织等,尽可能的保证患者术后乳房不受影响,降低乳房畸形发生率[8]。

但是本文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样本研究容量较小,研究时限过短等,对结果一般性有所影响,因此对于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术在头颈手术修复中的长期疗效,仍旧需要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容量,延长研究时段,为临床评估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术在头颈手术患者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提供更加严谨、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头颈手术患者采纳转移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Ⅰ期修复术,具有血供丰富、组织量多、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有助于患者及早的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润坤,郭秀云,彭峰,等.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21-22.

[2]张伟,刘宁,陈方文,等.改良胸大肌肌皮瓣在复发性头颈癌挽救性手术缺损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15(4):357-360.

[3]田春辉,刘业海,吴开乐,等.胸大肌肌皮瓣坏死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体会[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4):167-169.

[4]李晓明,宋琦,李红霞,等.胸大肌肌皮瓣在侵犯下咽晚期头颈鳞癌手术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3):4-9.

[5]陈杰,黄文孝,李赞,等.改良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5):388-391.

[6]李姚,刘业海,田春辉,等.组织量丰富的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技巧[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1):870-872.

[7]田皞,喻建军,李赞,等.常见组织瓣在头颈外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6):489-492.

[8许瑾,余勇,武朱明.下斜方肌肌皮瓣在修复头颈部严重电击伤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5,11(6):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