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专业提升需有效专业培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体育老师专业提升需有效专业培训

汤伟伟

汤伟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桐乡市实验中学浙江桐乡3145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6-060-01

提高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关键在体育老师。当前学生的体质状况另全社会担忧,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专业能力迫在眉睫,这是提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这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换言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教育问题也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注。如今各种教师培训应运而生:有新课程培训、专家讲座、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等,这些培训纯理论的知识讲座、专家培训占多数;讲课的教授或专家一般是大学教授或体育专家,他们大部分不在教学一线,是专门搞体育理论研究的;老师们一整天或几天,坐在大教室或礼堂里,只管聆听专家的教诲或观看PPT视频资料等,大多数培训内容离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可以说有点遥远、不切实际或纸上谈兵,而且参加完培训以后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的知识少之又少。

一、职业素养的提升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体育课程标准贯彻是否到位,体育教师的素质、敬业态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此,要改变教师的对课程标准推行表现的不积极、不愿改变自己熟悉的教法、对课改抱有成见等“习惯性做法”,这就是培训要解决的本质问题——给教师洗脑。

1、培训者要邀请资深专家作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讲座、组织先进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和下发系统内部“闪光”人物的资料,让培训教师多看、多听、多读,来培养自己为教育事业献身的高尚道德,以此增加教师的精神动力。

2、要求一线教师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通过实践收获增强信心,坚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而不怕苦,不怕得失,无私奉献,敬业乐业的信念。作为一名教师应将自己的工作融于自己的生命之中,在工作中产生自己的生命价值,而不能把工作当成自己谋生的手段。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一线教师要切实感受到教育事业的崇高和伟大,切实感受到工作是美丽的、快乐的。

3、转变教师培训观念从“要我培训”转变成“我要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坚决杜绝形式培训、过场培训、任务培训。时下有些课程培训或网络远程研修培训是一种教学培训的行政手段,往往流于一种形式,参加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所以专家的专业引领和课程理念的灌输就犯了“高谈阔论”的老毛病,没能起到提升教师专业作用。组织者应在培训之前需要根据本地区体育老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如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在体育器械短缺或缺乏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体育课的正常上课?等等。这样的培训,才能引起老师的共鸣,才能有参与的兴趣,主动的参加培训。

二、组织有效的专业培训

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专业化水平,如体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深入贯彻《课程标准》,运用科学的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经过需求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制定出操作性强的逐次递进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策略(过程、方式、媒体),形成完整的小学体育教与学的设计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教师经过研修,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选择和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运用系统方法鉴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研修平台提高体育教学能力。

1、开学培训。在每学期开学前期,以区县为单位召集所有的体育老师进行课前培训,根据所教年级分成不同的水平组,有骨干教师任组长,聘请省市体育专家和教材编写组成员担任主讲老师,带领老师们学课标,依据目标引领内容,根据内容制定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进行集体备课,编写教案。目的是让老师们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标准的精神,熟知任教年级的水平目标,达到该水平目标,教师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内容和手段,使学生能够达到水平目标所要求的,帮助教师合理的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实施的相关要求,解读学期重难点。编写的教案集,汇集多数老师的教学经验,无形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交流和提升,同时还给老师们提供教学参考。这样的培训每学期之前都要组织,每组织一次就是对上一次的升华,教师教学经验不断的积累丰富,教师设计的教案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符合地区特色、学校实际、学生特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2、课例研讨培训。体育课例打磨研修的效果非常好,因为这是基于教师自身经验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原始教案的“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用研修组的团体力量,用网络远程研修的协同智慧、专家的智慧来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进而打造一节优质常态课。在寻求问题解决之道中,所有参与的学员归因分析问题的能力、协同备课的能力,设计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的能力,观课的能力、反思评价的能力等都获的体验和认知,使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在课例研讨中得到提高,这才是真收获、真进步。这样的培训贴近教学,辅助教师,有利于教师授课能力的提高。

3、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呼唤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基本功是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师掌握过硬的基本功,会使学生在各项练习中学会更多的体育技术和运动技能,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要积极组织教师基本功培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构建教师成长平台,为课堂教学服务。培训的内容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等基本功,培训时要系统科学,真教实练,实地培训,通过培训与练习使参训教师更好地掌握了动作技术,把疑难解决在培训现场,使体育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得到的提高,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