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郑州地区麻疹流行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2008年郑州地区麻疹流行特点

吴菊意许青田

吴菊意许青田(河南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科450015)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437-01

【摘要】目的探讨郑州地区麻疹流行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住院的267麻疹患者和2000年1~12月住院的202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的麻疹患者发病年龄呈现小龄化趋势,发病季节无变化。结论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流行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麻疹流行特点疫苗接种

麻疹系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疾病,春秋季节为多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日用品、衣物等间接传播。为了观察郑州地区麻疹的流行情况,现将我院267例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传染科于2008年1~12月共收治麻疹病人267例,男173例,女93例,男∶女比例为1.84,年龄最大者33岁,最小者仅出生15天。2000年1~12月共收治麻疹病人202例,男118例,女84例,男∶女比例为1.40,年龄最大者35岁,最小者2个月。2008年收治的麻疹患者有85%来源于郑州市城乡结合部、郊区或其郊县地区,15%来源于郑州市区;2000年麻疹患者有80%来源于郑州市城乡结合部、郊区或其郊县地区,20%源于郑州市区。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程均符合麻疹的三期经过,入院后均留取静脉血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其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传染病学》中的标准[1]。

2结果

2.1麻疹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和流行季节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不同年龄组麻疹病人分布情况

表1显示,2008年的267例麻疹患者<6个月,6个月~8个月,8个月~1岁,这3个年龄段的麻疹病人数明显多于2000年;1岁~6岁,6岁~18岁这两个年龄段的麻疹病人数明显少于2000年;成人麻疹感染人数这2年比较差别不大。

表2显示:2008年和2000年麻疹患者的流行季节差别不大,均以冬春季节为主要发病时间。

2.2接触史

2008年收治的267例麻疹患者中95%有明确的麻疹患者接触史,小于8个月龄的97例麻疹患儿中有38例为母婴同时或先后感染麻疹病毒,5%的麻疹患者接触史不详;2000年收治的202例麻疹患者中92%有明确的麻疹患者接触史,小于8个月龄的29例麻疹患儿中有15例为母婴同时或先后感染麻疹病毒,8%的麻疹患者接触史不详。

2.3麻疹疫苗接种

2008年与2000年共有149例小于8个月龄的麻疹患儿都未注射麻疹疫苗.2008年收治的267例麻疹患者大于8个月龄小于1岁的37例麻疹患儿中有9例在发病前的半个月内刚注射过麻疹疫苗,2000年收治的202例麻疹患者大于8个月龄小于1岁的18例麻疹患儿有5例在发病前的半个月内刚注射过麻疹疫苗,其余麻疹患儿因发热或其他原因未注射.其他年龄段的麻疹患者有24%曾注射过麻疹疫苗,36%未注射过麻疹疫苗,40%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

3讨论

与2000年麻疹患者年龄组比较,2008年收治病人中1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其可能原因为:⑴未患过麻疹的育龄妇女,体内的抗体水平较低,妊娠后不能使婴儿获得足够抗体得以保护,因此,小于6月龄婴儿是一组很重要的易感人群,他们患麻疹后往往病情较重,易发生肺炎、喉炎、心肌损害等并发症,与文献报道相同[2];⑵6个月以后的婴幼儿免疫力逐渐下降,且为未接种麻疹疫苗人群;⑶个别8月龄的婴幼儿由于发热或其他原因推迟了麻疹疫苗的接种时间,在此期间感染麻疹病毒。国内学者[3]曾对麻疹基础免疫起始月龄进行探讨,将6月龄和8月龄分为两组进行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结果发现,有必要将6月龄定为麻疹疫苗的初免年龄,但因6月龄的初免成功率只有86%,建议1周岁时加强一次。

从目前麻疹的流行情况来看,1岁~6岁的大龄儿童仍为麻疹的重要感染人群,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感染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力仅持续4~6年,不能保持终身,因此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和4~6岁的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前或入小学前再次复种对控制麻疹的流行很有必要。成人麻疹主要是离开家乡来郑州就读的大学生或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家乡多是人口居住稀疏的农村或山区,幼时多未接种麻疹疫苗,接触传染源前免疫力低下是导致他们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常规接种麻疹疫苗,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长期以来,麻疹病毒一直被认为是遗传稳定的病毒,只有一个基因型,但从7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各地陆续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与50~60年代的病毒相比,出现了抗原性及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因此认为麻疹病毒也存在变异[4]。目前常规接种的麻疹疫苗对于变异的麻疹病毒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德明,麻疹,见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8.

[2]张玲霞主编.传染病病案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6.

[3]张庆灵,佘玉韶,梁月英等.麻疹基础免疫起始月龄的探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146~147.

[4]董作亮,任丽.麻疹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30(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