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丽

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最基础的资料就是种子,农业的生产发展情况受种子质量的好坏决定。所以市、县的管理部门要在种子管理工作方面尽职尽责,把当地的种子质量提升上去,使种业能够和谐发展。本文对存在在种子管理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种子管理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种子管理与经营存在的问题

1.种子管理机构的责任落实不明确

在对种子机构进行管理过程中没有把责任落实清楚,其中对种子的管理方面与《种子法》还有很大的差距,致使种子的管理不到位。现在,种子的管理工作也涉及到了对种子的职能进行管理,如今还没有明确的分工,经常会有大家一起管和都不管的现象发生,还有一些关于管理种子品种的工作,现在种子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管理关系不明确。其中种子管理站的建立,它不被管理机关认同,现如今没有依照管理机构设立的种子管理站的成立。

2.种子标签、包装袋不规范

2.1擅自更改种子生产日期,将上年陈种改为当年新种;2.2将市场不畅销的品种改成畅销品种;2.3种子标签无种子使用说明和法定信息;2.4种子包装袋透明面太少,不便于种子购买者和种子管理人员观看种子外观质量。

3.非法生产、无证生产经营现象日益猖獗。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被不断挖掘,为人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这个行业,但由于此行业的门槛较高,限制较多,众多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便通过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子等非法的方式强行进入,为该行业增添了诸多混乱因素。但苦于无信息公示平台,有些许可证编号无从查找,尤其是外省或地市级乃至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核发的许可证。

4.种子广告过滥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种子广告是贯穿种子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召开品种观摩推介会、自制小传单、电视报纸广告宣传、搞农业技术讲座等等形式,挖空心思推介自己经营的品种,方法灵活,行动隐秘。《种子法》对种子广告的确有规范,但苦于农业部门没有处罚权,对有些问题难以处理,也只有听之任之。

5.种子质量问题。在出现的种子事故中,大多与种子质量有关。质量上重要表现:一是在生产中,不按种子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组织生产,造成种子纯度低。二是在加工中,一些加工企业粗加工多,精选、包衣少,商品化程度低,质量差。三是在对经营中的质量监督难以保证。许多种子经营单位没有种子检验设备,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地方没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结构,无法检验。

二、种子市场问题解决对策

1.对种子的生产进行强化,对经营许可证严格审批

对种子的生产和经营一定要实施严格的管理条例,一定要严格查实经营的证件,在网上对其各项程序都加以公开。有的企业申请过种子经营许可证后,要对其实施相应的检查,例如:检查其经营产所、设备、相关的人员的技术等;对其种子来源的检查不能马虎,还要对种子生产产地和经济人进行审查,一定要预防生产者在无证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2.完善种子市场机构模式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科技先进工业发达的国家,都离不开种子的支持。在完善机构基层种子市场模式的过程中,除了将管理思想进行大规模的转变,激发创新意识与理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符合现代化农业要求的科学管理机构。创新的市场管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全面满足农业生产要求,符合农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再者在构成管理模式时需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综合的分析。

3.对种子科技进行强化创新

想要种子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就要选育新品种,同时还可以增加其竞争力,现在生物技术在飞速发展,现在对种子的培育有转基因的、分子辅助的、细胞培养的等等,从这看来种子培育的前景非常广阔。所以要对如今的生物科技进行研究才能对种子实施创新,为能跟上未来的发展步伐做了铺垫。依据新疆乌鲁木齐市情况来分析,种子企业一定要和科研单位进行联合,都取其优势,对育种方法进行改进、引进育种人才、投入资金,尽快培育出新种子,使生产的脚步加快更新,对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提高,创造出一条种子创新道路。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种子市场监管难度也不断加大,同时,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进一步增强,迫切要求种子执法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增强管理和服务能力。县级种子管理站要根据每个工作岗位性质不同,抓好相关业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培训,着重对市场监管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区试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开展业务培训,坚持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真正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科学执法。

5.加强宣传教育

首先要对种子经营各个销售点的人员进行培训。种子企业要组织种子相关人员对种子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要让每为种子销售人员都能够在营销过程中依法形式,于此同时还能够拿起法律武器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其次,有些农民在买种子时没有目的,要对他们进行宣传,市、县等种子主管部门要对一些优良种子进行推广[3]。在购种旺季对种子进行宣传,让农民知道怎么选种,买种子时的注意事项,如果发生权利受损现象,知道要应用法律来对自己的权利进行维护。

6.强基固本实现基层种子市场管理,推进农业现代化

为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及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契机,强基固本是实现基层种子市场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相关部门在面对基层种子市场管理时,在权衡种子使用率暂不有效时所关注的数据,不能仅仅局限在种子使用量及种子种类上,还要严格监控种子的质量,只有当种子使用量、种子种类及种子质量得到发展,才视作基层种子市场管理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为了确保基层种子市场管理工作有效实施,必须实现整治体系的推陈出新,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完善监管内容,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奖惩制度。